健康養身★「防疫罩」加「插管光視棒」 臨床醫療防護有保障

「防疫罩」加「插管光視棒」 臨床醫療防護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療工作攸關生命的特性,讓醫療人員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的時候,需要更適當的防護方式來進行臨床醫療工作,因此花蓮慈院麻醉部團隊,研發出利用防疫罩加上插管光視棒的方式,應用在防疫期間建立「氣管內管呼吸系統」,獲得俄羅斯及美國等國際麻醉醫學期刊刊登肯定,而花蓮慈院麻醉部副主任陸翔寧,也積極將這項創新的模式,向各個正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國家的醫療人員分享。

創新抗疫模式 分享各國醫療者

「這是活命的機會。」陸翔寧副主任表示,包含新冠狀病毒肺炎重症與許多疾病在內的病人,插管後接受治療是他們活命的機會,而完善的防疫保護措施,則是保障醫療人員能照顧更多病人的前提,除了已經在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國際麻醉醫學期刊發表,也獲得海外麻醉醫師的肯定。

透過現場實際演練,楊曜臨主任表示,傳統在為病人插管的時候,醫師為了要看到插管的途徑,跟病人臉與臉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而應用防疫罩的研發成果,改良了單純使用壓克力箱或者隔板屏障時,視線與各項管路受到的侷限性,僅僅利用簡單的塑膠布,以及插管輔助光視棒,就可以有效保護醫療人員,在插管及麻醉過程中,免除被感染的風險。

防疫罩阻隔飛沫 落實免接觸感染

「更少的接觸面積!更短的接觸時間!」陸翔寧副主任表示,包含醫師與助手在內的醫療人員,與病人之間都有防疫罩阻隔,透過排氣測試,病人口鼻呼出的氣體與噴濺體液都會被限制在防疫罩內,完成插管也僅僅需要5至8秒,對比一般困難插管往往需要60秒以上,甚至好幾分鐘的狀況,可以更加有效的完成醫療行為,結束後只需要捲起防疫罩丟棄,就可以落實防疫避免感染,同時保護病人及醫療人員。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過去在SARS期間,曾經看過一個醫師就是在為病人插管後感染SARS,結果在短時間內就往生了,這是醫界的遺憾也是警訊!林欣榮院長也引用慈濟證嚴上人的叮嚀「希望大家要照顧好自己,才能去守護更多的生命。」感謝所有團隊在醫療上的盡責努力,更研發出許多有效的防疫設備與措施,還能與全球的人分享,希望在全球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都能平安度過疫情。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已擴散該怎麼辦? 醫籲這兩項檢測要做
他肺癌第四期 靠PD-1抑制劑達3年以上存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文/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當沒有足夠的健康紅血球攜帶氧氣進入人體器官時,就會發生貧血,因此,貧血的人經常會感到寒冷、疲倦或虛弱的症狀。 依據病因不同,貧血可分為7種,包括:缺鐵性貧血、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地中海貧血、出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鐮狀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 KingNet...

閱讀詳情 »

【NOW健康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少運動、吃太多,讓脂肪肝嚴重威脅國人建康,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操控細胞自噬(autophagy)新機制,動物實驗證明,患有脂肪肝的胖胖小鼠,經注射以腺病毒載體攜帶的TRABID基因4周後,肝臟油脂含量明顯減少,能抑制脂肪肝形成。 疫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背痛可別大意,小心可能是心臟出問題!一名63歲張女士,兩年前背後左半邊開始出現疼痛症狀,後續更一路痛到頭部,即使看遍各大醫院的科別,也找不出原因,直到經朋友建議赴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檢查,才發現原來是三條冠狀動脈血管中的左前降支嚴重阻塞,所幸藉由心導管檢查並置放兩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與一般醫師相較,義大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周憲,更能夠深刻體會癌友身心所承受的煎熬及焦慮,因為他曾是癌友,大三時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而被迫休學,執醫後與癌友互動時,更能具備同理心。李周憲中午出席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記者會時表示,抗癌過程中,一度因骨髓移植排斥認為無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