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投書】面對拇趾外翻,治療師提供五要點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

許多患者常出現腳拇趾往第二趾靠攏,甚至有往第二趾疊上去的情形產生,拇趾外翻有區分成內在與外在的因素,許多患者常認為是因為鞋子沒穿對及沒選購合腳的鞋子所導致,其實這是以訛傳訛的謬誤,鞋子只是間接因素,諸如:像穿高跟鞋及窄楦頭的鞋子,這些只是加速變形的因子,並非主要成因,最直接的原因還是以遺傳佔最為大宗。拇趾外翻除了不美觀之外,對健康還會哪些影響呢?

接續提供讀者們關於拇趾外翻的五項要點:

1.哪些人是拇趾外翻的高危險群呢?
女性有拇趾外翻情形者相較男性來的多,這是由於女性足部結構較鬆散。另外,拇趾韌帶較鬆者,以及扁平足、高足弓均是屬於拇指外翻的高危險群。

2.如何檢視是否有拇趾外翻的問題呢?
大拇趾尖部朝向第二趾歪斜(拇趾與第一腳掌骨關節之處向外彎曲變形)、足部與鞋子在內側有出現磨擦不舒服感。

3.拇趾外翻常見症狀症有哪些?
疼痛及觸痛(走路疼痛)、紅腫發炎、腳底皮膚變硬或增厚、大腳趾僵硬、動作受限,所產生的疼痛會有時會加劇患者不良的走路姿勢,甚至較嚴重者可能導致行走困難。

4.拇趾外翻是否一定得手術?
其實一般人正常的大拇趾就會外偏10至15度,而外翻角度介於15至30度之間屬於輕度拇趾外翻,外翻角度若在30至40度之間,則表示有中度拇趾外翻情形,而重度拇趾外翻則是外翻角度大於40度,中、重度患者可考慮以手術改善,其餘的患者其實可以考慮透過復健治療搭配足部輔具的方式。

5.有哪些生活習慣應該多加留意?
優先選購合腳且楦頭較寬,避免楦頭過窄且足弓有支撐的鞋子。盡量避免穿鞋跟高於兩吋的鞋子,如果工作性質必須穿高跟鞋,儘量找工作空檔把鞋子脫下來休息一下,抑或於上下班的途中就更替成球鞋為佳。

【投書】面對拇趾外翻,治療師提供五要點

楦頭過窄的鞋子往往是加速拇趾變型的間接因子。(周晉逸提供)

照片來源: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亨丁頓舞蹈症 治療師三項活動建議

【匯流筆陣】治療師五要點,如何面對失智長輩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懷胎十月,胎兒會在媽媽肚子中逐漸長大、成熟,但是,若胎兒尚未成熟卻因故出現早產徵兆時,就會建議媽媽安胎。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產前安胎最重要是遵照醫囑、多休息、避免勞動,此外,放鬆心情、注意飲食也很重要,只要寶寶能在媽媽肚子裡多住一天,就有助於減少寶寶出生後的健康問題。  懷孕期間,寶寶能...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要對民眾自付差額醫材訂定上限的「天花板價」,意外引爆醫界反彈,疑慮之一,即是擔心最終恐劣幣驅良幣,導致好醫材不願進入台灣市場,但健保會委員、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今(12)日舉國標舞女王劉真今年3月病逝前想做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許多美白保養品的廣告詞,宣稱用了之後即可擁有白皙動人的皮膚,你相信嗎?究竟美白保養品要花多久時間才能發揮作用?有哪些使用限制呢?食藥署請榮總桃園分院皮膚科陳彥達醫師,為大家解說肌膚美白的正確關鍵!  14天徹底亮白?廣告詞誇大「美白成分須先吸收至皮膚中,累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公告8月要對民眾自付差額醫材訂定上限的天花板價,意外燒起醫界的反彈聲浪,連總統蔡英文也發話要求行政院和衛福部「拆炸彈」,衛福部已敲定明午找反對的醫界代表開會溝通,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2)日下午對媒體再談起爭議,大嘆背後其實有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