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新增295例 286例本土、9例境外移入

【新冠肺炎】新增295例 286例本土 9例境外移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95例,286例本土;9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案2683)。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6例本土個案為155例男性,1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今(2021)年5月1日至5月19日。居住縣市以新北市157例最多(以中和區40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87例(以萬華區40例為多),桃園市17例、宜蘭縣8例、彰化縣6例,基隆市5例、高雄市及臺中市各2例、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萬華活動史相關84例、茶藝館相關60例、某社團相關7例、某水果商相關4例、遊藝場相關2例。關聯不明6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38例、疫調中28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新增之死亡個案(案2683)為70多歲女性,於萬華工作,個案平時獨居,有心血管疾病,5月15日出現虛弱無力及倦怠情形,但拒絕就醫;5月16日被匡列為須採檢之接觸者,但因個案持續失聯,衛生單位轉請警政單位協尋。5月17日家屬前往探視,發現個案已無生命跡象,經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25。5月18日警政單位回復尋獲個案,但個案已於5月17日死亡。個案家屬目前無症狀,列居家隔離;我國至今累計15例死亡個案。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9例境外移入,分別自菲律賓(6例)、美國、南非及印尼移入。案2610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5月9日自美國入境,5月15日於檢疫期間出現症狀,5月17日採檢,於今日確診。案2611至案2614、案2826、案2828為菲律賓籍移工4男2女,年齡介於20多至30多歲,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分別5月5日、5月6日入境,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於5月1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案2615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5月11日自南非入境後於檢疫所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診。案2827為印尼男性30多歲移工,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於5月6日自印尼入境,在臺期間無症狀,於5月1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97,48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65,558例排除),其中2,825例確診,分別為1,103例境外移入,1,66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8例(案530、案1589、1676、1591、1886、2067、2068、2528)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5例死亡。

指揮中心籲請民眾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延伸閱讀】

頭皮狂出油? 當心越洗越油,越洗越掉髮

新生兒篩檢揪出高雪氏症 提早治療大大改善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顛覆傳統健康管理模式,有新創團隊集結全台健康領域專家,自2013年9月起,歷時五年完成「雲端大數據亞健康平台」建置,並於2019正式加入長庚大學執行的科技部計畫「醫護多元激創聯盟」,與工學院賴朝松院長攜手將該系統導入偏鄉、享有更便利完善的照護資源,通過物聯網量測儀器、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大多數民眾認為,腦中風只好發在冬季,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統計,腦中風求診率分佈平均,並非冬季最高;任何季節都有可能發生腦中風,夏天發病多因炎熱,使身體水份流失過多,造成血液黏稠阻塞,加上室內外空調溫差過大,造成血管異常收縮所致,所以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電競產業發燒,2019年城市盃校園電子競技邀請賽(CCCE)即將開打,各個選手卯足全力準備,希望能在賽事中拿下好成績。由於電競選手需長時間同一姿勢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緊盯電腦螢幕,常見肩頸痠痛、手指或手腕不適,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醫師建議,選手可在比賽前做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科學證明減脂成功要多吃什麼?怎麼吃可遠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失智?越吃越長壽的關鍵竟然是碳水化合物?減醣、低碳、生酮飲食隱藏了什麼陷阱嗎?哪些食物是真正的癌症剋星?總結上千份全球重要飲食研究結果,12個健康飲食建議,給追求健康的人。1.)吃真正的食物第一個最重要的規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