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0」又回來了! 陳時中:單日僅增1死、7例境外移入

【有影】「+0」又回來了! 陳時中:單日僅增1死 7例境外移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0」回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沒有本土病例,但新增7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境外移入個案是分別自瑞典、美國、印尼及印度入境,值得注意的是,均持有搭機前3日檢驗陰性報告。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瑞典(案16058)、美國(案16059)、印尼(案16060、16061、16062)及印度(案16063、16064)入境,入境日介於8月13日至8月25日。

至於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4879為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個案接觸史;3月12日因其他原因住院,6月26日出現發燒、咳嗽及腹瀉症狀,6月29日採檢,6月30日確診,8月18日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5日累計公布14,74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3,669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7%。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5,954例確診,分別為1,392例境外移入,14,50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3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0例、台北市315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首證實BNT8月底、9月初分批來台 搶貨消息來自台積電

乳腺炎吃藥不該餵母乳? 錯!醫師解答持續餵奶可加速病情改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一名出生後才7天大的小男嬰,在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有發燒現象,當時合併有呼吸急促、食慾差及活力下降情況,甚至出現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等痙攣情況,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小嬰兒感染了「乙型鏈球菌」,造成細菌性腦膜腦炎及敗血症的情況。醫師提醒,診治男嬰的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杜戎玨表示,經由...

閱讀詳情 »

桃園的羅馬公路是條沿著鳳山溪上遊河岸所開闢的道路,每年春季時,沿路的山櫻花盛開,將此處點綴成一座櫻花隧道,夏天則有雪白的油桐花可以欣賞;知名景點「桃源仙谷」也在半路上,是民眾假日出遊的熱門地點。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此處有個遺世獨立的「嘎色鬧部落」。被群山環繞的部落,放眼望去鬱鬱蔥蔥,滿是連綿相疊的天...

閱讀詳情 »

膀胱也會過動!台灣一位30歲的張小姐,只要喝完飲料,十分鐘內就一定會尿急跑廁所,之後每隔2、3分鐘又 會想去上,至少要跑五趟。如此頻尿的狀況,已經困擾她將近兩年的時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郭漢崇表示,該女子的情況已經是膀胱過動症的症狀,膀胱較一般人敏感,憋不住...

閱讀詳情 »

不用再怕吃主食 悄悄持續上升的血糖值是有可能降下來的,得了糖尿病並不等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如果你覺得糖尿病就代表要面對逐漸升高的藥量、不斷增加的體重,和愈來愈擔心併發症的風險,你將學會如何逆轉這些趨勢。 我們會把焦點集中在菜單,而非藥物身上。沒錯,藥物經常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也會詳述這些藥物的作用,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