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自行停藥改吃保健食品 醫師警告:恐危及生命

糖友自行停藥改吃保健食品 醫師警告:恐危及生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患者可不能隨意亂停藥,否則一旦血糖未控制良好,賠掉了可是健康!一名75歲洪先生,罹患糖尿病多年,但這陣子因聽信直銷,購入保健食品取代糖尿病藥物,沒想到日前出現意識不清、尿失禁等症狀,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原來是血糖過高所導致,險些危及生命,所幸經胰島素治療後,患者已穩定病情,順利出院。

糖友口渴且多尿 小心是血糖飆高惹禍

糖尿病主要是因身體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無法有效的利用胰島素,進而使血糖調節,導致血糖上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家醫科王郁菁醫師指出,當血糖過高時,患者會出現口渴、多尿、皮膚乾燥、覺得餓、視力模糊等症狀,此個案就是因血糖未控制良好,造成神經細胞受損,進而使膀胱不正常收縮,出現尿失禁,若持續未有控制好血糖,恐有生命危險。

多管齊下助穩定血糖 必要時與醫師討論控糖目標

王郁菁醫師說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是飯前血糖在80-130mg/dL,飯後血糖在160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小於7%,除了藉由藥物或胰島素注射等治療,糖友也須配合日常飲食、適當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多管齊下以幫助穩定血糖,必要時可透過定期回診與醫師、營養師或衛教師討論合適的控制血糖目標與方法。

避免使用來路不民藥物 小心賠了健康

此外,市面上充斥各種糖尿病相關營養品,其實這些保健素材雖然經過健康認證,但都屬於食品級並非藥物,未具有治療、矯正人類疾病的效果。王郁菁醫師強調,換句話說,這些營養品僅能作為輔助,不能替代藥物使用,想控制糖尿病最好的方式仍是遵循正確使用醫療資源及正規醫療,尤其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保健食品,遵循醫師指示用藥,才能確保控制好血糖。

【延伸閱讀】

歐研究:心房顫動早治療,助降低心血管併發症、中風風險

防疫期酷酷嗽嚇壞路人! 百日咳1傳17人,傳染力遠高新冠病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近幾個月來,70歲李奶奶視力越來越差,但眼睛並無其他異狀,以為白內障變嚴重而並未就醫,但視力持續惡化,連報紙都無法閱讀,看八點檔連續劇時,也只能「聽」電視,無法「看」電視。   兒子陪同就醫,醫師仔細檢查後發現,李奶奶因糖尿病未定期追蹤控制,導致嚴重糖尿病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希望擁有好身材,甚至擁有翹臀嗎,但要注意,若想透過健身達到完美曲線,訓練時可得注意姿勢,否則效果恐折半外,還可能因此受傷;臨床上就有一名30歲朱小姐,因不滿自己身材,因此勤上健身房,尤其因在意臀部曲線,開始練起深蹲,且重量越做越重,沒想到後來臀部不僅沒變翹,大腿還變...

閱讀詳情 »

一位72歲獨居老翁,只因會陰部騷癢,用指甲摳癢而破皮,一發不可收拾,發現他的會陰部及臀部出現大面積的膿瘍,被草綠色鏈球菌感染,是罹患佛尼爾氏壞疽,連陰囊表皮全壞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張育誠表示,大範圍的陰囊重建必須「連皮帶肉」,給睪丸最原本的環境。發炎指數高 懷疑有敗血症這位老翁因子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彰化報導】台灣長者擔心三高問題天天量血壓,卻忽略骨質疏鬆的危害,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民眾每4位就有1位骨質疏鬆,盛行率比高血脂與高血糖還高,卻僅有1.2%民眾做過骨密度篩檢。   有鑑於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及彰化縣政府攜手合作,打造全國第1台開進社區的「骨質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