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台灣失智每5年倍數成長 非老人病「年輕型失智」得提早防

▲從預防醫學角度,失智症預防得及早。(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李盛雯/專訪報導

在台灣,失智人口根據估計已經超過28萬,且國內調查顯示,有4分之1的民眾認為失智症無法預防,且有高達9成5的人都認為自己有一天可能罹患失智症,國內預防醫學專家、六順診所院長王新民提醒,失智症在台灣幾乎每5年就有倍數成長,且非老人病,近年年輕型失智症越來越多,預防得越早越好。

台灣人口正在快速老化中,失智症的衝擊也越來越大,國內失智症關懷專線統計,光是今年前十個月,諮詢電話量就比6年前成長4倍,尤其又以關於年輕型失智症的諮詢來電越來越多。

長年投入預防醫學的王新民強調,失智症元凶以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較為常見,兩者混合者亦眾多,有別於「忘記了但可以想起」的老化,失智症狀往往來自於大腦高階功能的喪失,對人事時地物、感情、記憶、計算等能力掌握失控。

臨床就有一名80多歲老先生,一夕之間,突然一開口講的全是日文,與旁人無法溝通,嚇壞同住家人,帶往就醫才發現失智,只記得小時學習的日文教育,積極接受治療及復健,症狀才見改善。

王新民以治療經驗強調,預防失智得趁早,如同預防中風一般,藉由改善腦部的循環及代謝,提升全身性的功能,儘管對於已經發病者,無法停止其退化,卻可以盡量維持住現有的功能,延緩惡化,減輕照護者的重擔;門診就有8旬老婦人原本飲食、如廁都需要旁人協助,幸運改善到可以自理生活,讓家人大大喘了一口氣。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每天看腦中風病人 名醫揭露「這一種脾氣的人」竟是高危險群

【有影】胸悶、胸痛一定是「心」危機? 這幾種狀況醫師要你不必嚇自己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據英國《鏡報》8月1日報導,一名牙醫在其「臉書」網個人主頁內上傳了一組吸古柯鹼的病患咽喉照,其中一張裡有一個巨大的穿孔,實在觸目驚心。該牙醫對此解釋說濫用可卡因會導致上齶穿孔。 準備好再點下去看 ▲噁~~~~~~~!!!!!!!! 這位名為霍華德•法蘭(Howard Farran)的牙醫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50多歲的林小姐,2003年意外在鎖骨附近發現一顆2公分腫瘤,醫師判定為乳癌第二期,且屬HER2陽性,切除後原以為一勞永逸,沒想到在多年後卻一再復發,十多次的化療讓她心力交瘁。 HER2陽性早期小腫瘤患者,平均12人就有1個會在5年內復發,醫師表示,乳癌可分為許多不同...

閱讀詳情 »

據英國《鏡報》8月1日報導,一名牙醫在其「臉譜」網個人主頁內上傳了一組... (圖片翻攝自:http://toments.com/4588/ 吸古柯鹼的病患咽喉照,其中一張裡有一個巨大的穿孔,實在觸目驚心。該牙醫對此解釋說濫用可卡因會導致上顎穿孔。 ▲噁~~~~~~~!!!!!!!! 這位名為霍華德...

閱讀詳情 »

我是真的要學健身才點進去的!   1. 腹部囤積過多脂肪 首先,必須要知道的知識:六塊肌必須讓體脂肪維持在10%左右否則幾乎很難看出來。但如果只是有點肉的話,建議可以先停止健身房重量訓練。一般的而言,練肌肉需要不停的鍛鍊,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減少脂肪的話,建議應該先儘量做短跑衝刺,以及爬坡慢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