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單日29例4死疫情又「微波動」! 陳時中點名:疫調跟匡列需更精確

【有影】單日29例4死疫情又「微波動」! 陳時中點名:疫調跟匡列需更精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 /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上下「微波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3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9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陳時中直言,今日確診個案數又有些微波動,但趨勢還是往好的地方,需要把疫調跟匡列做得更精確,大家要據實以告,才能把疫情控制下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相較昨確診僅14例(三級警戒以來最低),今日新增的29例本土病例,其中有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因此還有22例需要做相關疫調,整體而言不算特別多,但疫調還需要更精確。

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為17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5日至7月15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4例為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宜蘭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21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陳時中指出,今日新增4例死亡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4日至6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日,死亡日介於7月9日至7月14日。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14日累計公布1萬413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213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5.9%。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5378例確診,分別為1221例境外移入,1萬410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6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5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79例、台北市289例、基隆市26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3例、新竹縣10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南投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7月16日新增死亡COVID-19確診個案表.pdf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建仁自曝打安慰劑食藥署長開口了 高端EUA「等一切妥當就開始」

環南攤商隔離、父母續擺攤「疫調出包」? 北市府說話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By Mercola 醫師 深蹲是目前最具功能性的運動之一。 而且,其實深蹲與人類的動作息息相關,人類祖先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做深蹲了! 最常見的深蹲動作其實就是—排泄,然而,現代的馬桶淘汰了這個動作。在每次離開、坐上座位時,也能算是深蹲的動作之一。 也因此,很少人真的在做比較高級的深蹲,...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冬天胃口大開,怕胖想運動,但又屈服於寒冷怎麼辦?編輯來推薦一個瘦身小物,讓女孩們在家也能運動維持美好體態!由瑜珈老師LULU所研發的「神瘦美體捲」,結合了日韓正當紅的「骨盤枕」,還有歐美明星喜愛的「局部精雕利器-TRX」,可以應用來瘦手...

閱讀詳情 »

往後可別再輕忽這些身體給我們的警訊了! 雖然說人的髮質是天生的,但當你的髮絲出現了一些變化的時候,其實也代表著身體也正發生一些改變,就讓我們透過這4種頭髮狀況,來發現到底我們的身體整在發出什麼樣的求救訊號,往後可別再輕忽這些身體給我們的警訊啦!   狀況#01:頭髮變得油膩 如果長期仰賴單...

閱讀詳情 »

▲她每天用一條毛巾做這個東做一分鐘沒想到14天後....(source:brightside本文圖片皆出於此處)   根據brightside的報導,許多上班族都因為長時間的久坐,所以造成下半身血液循環不佳,加上沒有時間做運動,即使你很瘦,但久而久之還是會養出了一個鬆垮垮的肥肚腩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