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家有宅男、啃老族… 放不開孩子「直升機父母」爆憂鬱症多2成

▲過度關注子女,「直升機父母」當心爆出憂鬱症。(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宅男」孩子,父母恐怕得先自救!一名51歲的男性高階主管,近1年來出現無心工作、胃口差變瘦、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又焦慮等症狀,甚至工作老出錯,只好就醫求救,問診之後才發現原來其大學休學中的21歲兒子不適應對外的世界,只喜歡上網宅在家,過度關注兒子一舉一動的他因此深陷憂鬱症。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近年來門診觀察發現,這一類因為親子衝突而引發的憂鬱爸媽至少增加2成,尤其,又以過度關注、保護或干預兒女生活,老盤旋在兒女身邊的「直升機父母」類型最易引爆。

親子關係之所以不斷緊張、惡化,醫師門診觀察提醒父母別落入以下幾大危險現象,包括:過度寵愛兒女易養出啃老族、過度關注兒女反而偏離自己的生活目標、過度焦慮兒女的未來與成就、強烈的控制欲忽略孩子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想法。

施佳佐強調,儘管父母出發點都是善意,想以自己認知的世界來幫助子女,但可能無法理解新世代所面對的問題及壓力挑戰,甚至讓自己的過度關注也成為子女的壓力來源之一。

施佳佐指出,一旦出現不由自主過度關注兒女一舉一動,甚至老是用負向及懷疑的態度過度解讀兒女行為,導致憂心忡忡,無法開心,無法轉移注意力到自身的正常生活,甚至專注力不集中,生活及工作狀況出錯,自我情緒失控,就得小心已經是憂鬱症父母,建議父母先自救,像該名案例接受諮商後症狀已緩解,連帶孩子也開始接受輔導,雙雙踏出一步。

父母自救有5招!施佳佐建議首先父母注意力得拉回自身,支持及肯定自己的努力,學習放鬆及紓壓,增強自我能力及對外尋求協助,才能幫助家裡所有成員;然後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避免過度專注兒女,不要給自己的過度的責任壓力;放下身段,不要上對下的溝通模式;利用正向的親子互動模式,增加輕鬆、幽默感,淡化孩子的問題,不要針對性的放大處理;學習相信孩子,而非認定為孩子有問題;最後轉介醫療或諮商資源。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抗癌「不忍痛」有助你保住一命! 存活餘命中位數大增3成

「一周尿床7天」床單洗到來不及乾 孩子尿床父母得懂的事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8年國人的10大死因中,排名第1的是惡性腫瘤,其中肺癌與107年同樣居首位,每年有近萬條人命被奪走,肺癌也是醫療花費最多的癌症,目前以化療和標靶治療為主要方式,但治療過程中伴隨著強烈副作用,讓患者吃盡苦頭。中醫師陳瑞聲表示,化療期間的不適,可以...

閱讀詳情 »

▲鳳梨屋水上莊園,鳳梨戲水池空景美翻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儀潔、韓羽婕、程子奕、陳駿碩/台北報導 只要一個小背包就能放飛自我!被網友們稱作最美露營地之一的鳳梨屋水上莊園,堪稱露營界的五星飯店,懶人專屬不用帶裝備,這裡有夢幻的瀑布鞦韆、繽紛鳳梨泳池,直接爽玩兩天一夜;另外還要告訴大家,幸福滿點的泡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有牙周病,該怎麼刷牙、潔牙甚至挑選漱口水才正確?你確定你真的知道嗎?當代牙醫診所院長葉立維觀察,日常「牙齒保健」和「牙齒保養」問題,是門診很多牙周病患者的共同疑問。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正確的刷牙、潔牙,就可以幫助一般人預防牙周病上身。但可惜的是,國內牙科門診經驗...

閱讀詳情 »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街舞運動在國高中階段,受到青少年朋友的喜愛,為了推廣這項運動並持續發展,在新竹市議員林慈愛以及同好的共同推動下,成立新竹市街舞委員會,成立當天新竹市體育會理事長余邦彥以及中華民國街舞運動協會理事長沈智慧特地前來祝賀。 街舞運動展現青春與活力,每每在假日都可以看到許多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