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政策變了!門診減量「加碼」暫踩剎車 延後一季明年4月再減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去年7月開始推動大醫院門診減量,要求大醫院逐年達成減量目標,且採取一年要減得比一年多的雷厲風行手段,不過面對大醫院叫苦連天,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在總額協商時拍板,決定把加碼延後,原訂明年第一季減5.88%的目標將延至第二季(4月)才實施。健保署也強調會再跟醫界做充分溝通。

健保署「區域級(含)以上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是以2017年為基期,要求大醫院在5年內要達到減量10%的總目標。但不少大醫院都反應現實上有困難,甚至還爆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利用不實申報「診察費為0」來規避,被健保署抓包,追扣金額約5500萬元。

健保署醫管組長李純馥表示,明年第一季原定減量要求目標是減量5.88%,衛福部決定延後實施之後,第一季減量目標將維持現行的3.96%。她也強調,延後政策拍板早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爆發作假風波之前。

李純馥說,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本意在於落實大病看大醫院、小病到基層診所的醫療分級,且轉診是雙向的,病人視病情需要可以上轉大醫院也可以下轉到基層院所,一來減輕大醫院醫護過勞壓力,二來也能讓基層院所能就近照護病人。

面對大醫院反應減量難達標,健保署強調,會再充分與醫院進行溝通,並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協助。

李純馥表示,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不只針對醫院,另一端也會加強對民眾就醫習慣的改變,包括健康存摺、雲端系統等建置都有助民眾分流,事實上,目前基層院所的就醫人次跟人數都在增加,不少民眾也願意從診所看起,用腳決定要去那邊就醫,加上基層院所加強假日跟夜間開診,也增加了就醫可近性。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冰雪奇緣真人版? 她罹這病一遇氣溫驟降「四肢僵硬冰冷」如急凍

月經時有時無不以為意 39歲的她竟卵巢早衰已更年期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新竹市光復高中,日前打進HBL冠軍賽也獲得男子組的冠軍,這是光復高中籃球隊成軍不到六年的時間,獲得隊史上首座的冠軍獎座,市長林智堅在16號也兌現賽前的承諾請吃牛排,並頒發他上任以來單一賽事最高獎金140萬元。 市長林智堅也引用教練陳定杰的一句話鼓勵球員「享受比賽、沒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今(15)日再度「嘉玲(+0)」,外界開始期待接下來是否真能如衛福部長陳時中透露的腳步,最快5月就能縮短檢疫天數到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強調,開放的期程很難預估,指揮中心正在審慎評估,但他不諱言,目前最大擔憂,就是不想台灣步上香港的狀況。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劉宇軒 / 台北報導 看好台灣ICT資通訊科技實力與生技新創研發能力,國際藥廠百靈佳殷格翰昨(10)日攜手生技中心舉辦「生醫新創獨角獸 Grass Roots 支持計畫」,歷經兩個月的收案,總計169件生醫新創投稿,共有6組來自於產學研界團隊獲選,其中不乏癌症研究治療、新興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韓羽婕 李新琳 劉宇軒 范綱儀 /台北報導 挺過最近一波Omicron本土疫情之後,台灣下一步預期正走向全面開放邊境、甚至入境「免隔離」的大解封,疫苗涵蓋率將是重要關鍵,除了祭出500元禮券誘因,催打65歲以上長輩之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