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植完牙卻鬧眩暈、臉麻麻? 當心誤傷臉上兩大危險區域

【有影】植完牙卻鬧眩暈 臉麻麻? 當心誤傷臉上兩大危險區域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辛辛苦苦植完了牙,卻出現鼻竇炎、眩暈,甚至臉部麻痺等後遺症,這是怎麼了?牙醫師提醒,極有可能是在植牙過程中不小心誤傷了兩大危險區域,貫穿了鼻竇腔,或切到了神經。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現在臨床上牙醫師搭配「植牙導航」,利用同步偵測植體動向的系統,以求更快速、精準、安全的將植牙放到目標位置。

當代牙醫數位植牙中心主任梁嘉元多年經驗表示,每一個人的口腔都是獨一無二的,牙醫師在診治時可能會遇到不同的狀況,實務上,植牙療程便屬於無法完全制式化的困難手術之一。

傳統植牙全憑醫師個人的經驗、手感,以及一雙肉眼去判斷植牙位置。梁嘉元舉例說明,如同徒手畫線一般,沒有其他工具輔助之下,很難畫出一條筆直的線條,植入植體便容易產生偏差。

植牙常見後遺症,其中一大元凶便是誤傷鼻竇腔位置,而鼻竇是位於人的鼻腔周圍的顱骨與臉骨之內,平時充滿空氣,一旦鼻竇被貫穿,很有可能導致鼻竇炎、頰部疼痛、眩暈後遺症,甚至植牙失敗。

梁嘉元指出,第二則是誤傷神經管位置,因為人的臉部及顳顎處,布滿許多的神經,植入植體時如果不小心切到了神經,除了傷及神經,還可能導致臉部麻痺。

所幸科技進步,梁嘉元強調,目前有即時電腦斷層的資料作為輔助,牙醫師就能夠及時掌握危險區域,相對來說安全許多,手上的鑽針系統也能夠馬上判讀角度、深度、位置,類似行車GPS導航的概念,植牙導航能仔細監控手術一切的即時資訊、遠離高風險地區,大幅提升植牙成功率。

【有影】植完牙卻鬧眩暈 臉麻麻? 當心誤傷臉上兩大危險區域
▲導航植牙系統在術中即時回饋各項資訊,準確植入植體。

梁嘉元說,植牙導航可應用在小範圍的單顆植牙,甚至到大範圍缺牙的全口植牙重建,且只需照射一次電腦斷層即可清楚瞭解患者的口內植體狀況,所以不需要二次拍攝,減少輻射照射,加上能直接定位植牙處,手術傷口小,相對復原快,亦被歸類為一種微創手術。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牙齒為啥變黃?變暗沈? 日常生活牙齒染色地雷「它」最棘手

【有影】活動假牙PK植牙搭配假牙哪種好? 多顆缺牙者必懂的「經濟學」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健保再放寬晚期肝癌的一、二線口服藥物的健保給付條件。(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傾全力消滅肝炎、肝癌,繼全面開放測有病毒者就給付C肝全口服藥物之後,健保署今(5)日再釋大利多,同樣自6月起,一口氣放寬晚期肝癌的一、二線口服藥物的健保給付條件,預估每一年將...

閱讀詳情 »

▲受惠手術、藥物進步,台灣腸癌治療已邁向慢性病化。(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大腸直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每年約有1萬5千人罹癌,是最叫人聞之色變的癌種,所幸受惠抗癌療法進步,國內臨床經驗,只要積極治療,晚期腸癌病人也有可能完全痊癒,治療腸癌已經...

閱讀詳情 »

▲能否及早覺察「排便習慣改變」是可不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的關鍵之一。(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多年來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位,每個人都聽過大腸直腸癌的徵兆之一就是「排便習慣改變」,但到底什麼樣的狀況才叫改變?才叫異常?不少人始終一...

閱讀詳情 »

▲預防大腸癌上身,醫師建議運動、飲食、睡眠缺一不可。(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在台灣,平均每一年新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個案人數多達1萬5千人,值得注意的是,腸癌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臨床觀察,有越來越多「不菸、不酒、沒壞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