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牙周病不只是「牙」病! 一口爛牙恐傷心腎、糖尿病還增罹癌風險

【有影】牙周病不只是「牙」病! 一口爛牙恐傷心腎 糖尿病還增罹癌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牙周病不只是牙病!根據統計,國人9成以上有程度不等的牙周病,但卻不清楚牙周病對身體的危害,以為牙病頂多造成缺牙而已,專業牙醫師警告,錯誤觀念不改不行!因為國內外研究早就證實,放任一口爛牙不管會影響身體健康,嚴重牙周病和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及偏頭痛都有關聯,甚至提高癌症風險。

當代牙醫診所院長葉立維針對牙周病患的多年看診經驗,精準點出台灣人之所以十個有九個鬧牙周病的癥結,在於大多數人小看牙周病菌的危害,且沒有養成定期檢查牙齒習慣。

葉立維表示,牙周病不只是造成國人缺牙的主因,牙周病的負面影響也遍及全身,首先口腔健康和糖尿病的控制互相影響,牙周病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阻抗現象,干擾血糖正常下降,使得糖尿病更難控制。

相反的,牙周病也被公認為屬於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全因糖尿病患的牙周修復與傷口癒合能力較差,得牙周病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

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和牙周病還有特殊的三角關係,葉立維提及英國研究發現患有牙周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致死風險上升10%,長期慢性發炎被認為是此關聯性的主因,而慢性腎臟病患中,約有一半源自於糖尿病。

牙周病對心血管的衝擊也不小,葉立維指出,口內長期慢性發炎會間接使得血管內壁破壞。若口腔細菌入侵血管,細菌亦會直接感染破壞血管壁,提高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心臟衰竭、中風的風險;也有研究提出,牙周病者會使乳癌風險增加,同時可能與黑色素瘤、頭頸部、膽囊、肺、胃、肝的惡性腫瘤有關聯。

葉立維強調,預防牙周病最好方法就是正確的口腔衛生清潔,並定期至牙醫檢查,有問題及時治療不要拖延;通常從牙周狀況可預測一個人是「活力健康」或「疾病衰老」,30歲以前常見缺牙原因多是蛀牙惹禍,但年過40歲,因牙周病導致缺牙的比率越來越高。若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使老化速度加快,因此如果想要減緩老化,一定要想辦法維護口腔健康,延長牙齒的壽命。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電腦做得一口好牙!牙科「口內掃瞄」取代印模 假牙更貼合人臉美觀

【有影】人工植牙5%失敗率 癮君子當心全是抽菸害你無齒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一天爆增8日,寫下7個月來的單日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一口氣新增8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自菲律賓(5例)、印尼(2例)及波蘭(1例)入境,不只有外籍船員、外籍移工,還有到菲律賓探親、波蘭留學、印尼工作的台灣人。 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明明沒撞到,為什麼會牙裂呢?牙醫師解釋,排除意外撞擊造成的牙裂,常常吃硬的食物,如堅果、較硬的花生、蟹殼等食物,抑或是牙關緊咬、夜間磨牙,長時間下來造成牙齒裂掉的機率大增,「牙裂算是一個意外,也是個傾向。今天有顆牙齒突然斷裂,就代表其他牙齒都可能也會裂」。中度嚴重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不要!不要!我不要看牙齒!」在牙醫診所小朋友一邊尖叫,一邊掙扎,伴隨著家長無奈的安撫聲,這個畫面是否很熟悉呢?台灣小朋友普遍害怕看牙醫,但專科醫師提醒,如果學齡前兒童沒有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恐怕乳齒掉光了,恆齒可能也長不出來。 中壢天晟醫院牙科部醫師閻以煇時常遇到...

閱讀詳情 »

▲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中)。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李映萱、陳子奕、呂怡潔/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因代理德國BNT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台灣授權引發多項爭議。董事長林全今(12日)為此舉行說明會,10 月 12 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取得 BNT 授權,發布重訊當天成交量爆出 20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