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癌上身了?體檢前忍不住「來一發」 射精竟害癌症篩檢全失準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聞癌色變,但男性體檢發現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偏高,就代表一定會罹患攝護腺癌嗎?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觀察,門診不少男性一看到數值異常就「皮皮挫」,事實上,有些年輕男性其實是因為難忍情慾,在檢查前有性行為或射精;甚至愛騎自行車、跑馬拉松都可能影響到數值短期出現波動,響起假警報。

周固指出,PSA是攝護腺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質(醣蛋白),一般正常情況下PSA會<4ng/ml,而研究指出當PSA介於 4-10ng/ml時,有25%有攝護腺癌;PSA>10ng/ml有50%有攝護腺癌。是臨床判斷罹患攝護腺癌的重要指標之一。

PSA升高一定代表罹癌?也不一定。醫師提醒,其實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例如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也會使得攝護腺細胞受損害,導致PSA上升,通常在治療後會逐漸降低,甚至恢復正常數值。

周固說,門診還常見一類的假警報,就是男性在接受檢查之前有射精,或因為會陰部遭撞擊、騎自行車、跑馬拉松等,多次摩擦,造成PSA短期的升高。通常建議間隔2到3周後再檢查一次,數值才會反應出正常狀況。若異常真的持續,就該定期追蹤。

周固近期就收治一名59歲男子,過去曾有PSA升高的病史,但因沒有不適,竟就沒再追蹤,去年底因排尿困難就醫,PSA高達271.33ng/ml,肛門指診摸到明顯腫塊,攝護腺超音波顯示攝護腺巨大且邊緣不平整,切片確診攝護腺癌。

周固提醒,攝護腺癌有無上身,不能只看PSA,當發生PSA數值異常時,最好進行相關檢查,借肛門指診以了解攝護腺大小、有無壓痛及硬塊;攝護腺超音波或磁振造影,可以辨認攝護腺大小、變化及邊緣狀況;攝護腺切片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但切片沒有,不代表一定沒有,仍要積極追蹤。目前攝護腺癌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接近100%,並不可怕,但重點要早期發現,一旦拖到轉移擴散,5年存活率立降至30%。

周固強調,一旦PSA不只一次升高,或有家族病史者,就需要接受進一步仔細的檢查,尤其對於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當PSA>2.5ng/ml就應特別注意並追蹤。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又要漲!陳時中3箭齊發 「藥費、檢查、急診」變貴直接傷荷包

吳子嘉公然說謊說 衛福部研議要告!陳時中冷回「這人我不想再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長輩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 「○○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 「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 「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 「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新竹報導 台灣「惡視力」龐大,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小一學童近視率約22%,小六升至66%,而高中生的近視率更高達85%;正因為近視人口比例驚人,眼科門診觀察,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間,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人數就翻倍成長,但眼科醫師提醒,術前有5大檢查,一項都不能少。 遠見眼科院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新竹報導 台灣「惡視力」龐大,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小一學童近視率約22%,小六升至66%,而高中生的近視率更高達85%;正因為近視人口比例驚人,眼科門診觀察,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間,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人數就翻倍成長,但眼科醫師提醒,術前有5大檢查,一項都不能少。 遠見眼科院長...

閱讀詳情 »

      陳宇恩/採訪報導 走路反應心肺功能 免疫疾病族群當心肺動脈高壓 許多人以為行走能力變差,走不遠、走路容易喘或是走路速度變慢,只是單純老化造成的衰退,然而,若本身為自體免疫疾病相關患者,就該留心潛在疾病「肺動脈高壓」。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長祐理事長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