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白內障手術選哪種人工水晶體好?   醫曝最多人忽略「它」視力大打折

【有影】白內障手術選哪種人工水晶體好?   醫曝最多人忽略「它」視力大打折

▲3C重度使用、高度近視讓台灣白內障患者越來越年輕,真走到手術這一步,一般人卻常忽略最重要關鍵,影響效果。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羅偉哲/高雄報導

大量使用3C產品、加上國小學童高近視率衍生出來的大量高度近視一族,醫界觀察,台灣已經浮現了新的國安危機!一年接受白內障手術人數,逼近26萬人大關,且患者還越來越年輕化,一般人總以為大不了置換人工水晶體就可以一勞永逸,但國內眼科名醫提醒,常見民眾忽略了事先矯正散光的重要性,結果不管選了多好、多貴的人工水晶體,依舊得不到良好視力。

白內障是當眼睛內原本清澈的水晶體,因為老化、用眼過度、撞擊等不同原因,變得混濁,導致光線無法穿透,損及視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當下最大致盲元凶。

每年操刀白內障手術數量占國內前茅、澄清眼科總院長吳孟憲表示,台灣人的幸福在於,有全民健保、加上手術技術良好,幾乎已沒有人會再因為白內障而失明,但驚人的數字顯示,光是2019年一年,接受白內障手術人數逼近26萬人,且過去5年間,幾乎每年都以5到6%的幅度在成長。

白內障在醫師口中最大特點是「溫水煮青蛙」,初期難察覺出症狀,但只要是短時間內,眼睛視力急速惡化,近視度數突然暴增,一到晚上視力就極差,嚴重眩光,出現複視硬把紅綠燈「三燈看成五燈」,很大機會就是白內障「熟了」。

吳孟憲說,擺脫過去老化病的刻板印象,台灣白內障患者出現有年輕化的趨勢,以他個人門診分析結果顯示,55歲以下的白內障患者比率,一口氣比十年前多出4倍;治療白內障,不論使用眼藥水或服用藥物,皆只能控制、延緩惡化,無法幫助視力品質回升,一旦視力真惡化到影響人身安全及眼睛健康時,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是唯一有效的辦法。

最叫患者霧煞煞的是,人工水晶體琳瑯滿目、功能榜標各不相同,往往不知到底該選哪一款?

吳孟憲以多年經驗,歸納出最關鍵、也最簡單的一點,先搞清楚自己有沒有散光,第一要務要先矯正散光,否則不管用了什麼樣的人工水晶體,視力結果一樣不理想。

吳孟憲一一剖析優劣,常見的人工水晶體大致分為單焦點、三焦點、延伸焦距三大類,全看自身實際需求和生活情形來考量,傳統的單焦點能聚焦遠距離,但在中、近距離仍需老花眼鏡來輔助;三焦點則可以一口氣聚焦遠、中、近距離,但在看遠看近的轉換過程,會有模糊不清的「不連續」狀況;延伸焦距則沒有視力不連續的困擾,尤其最新「非繞射型」延伸焦距的人工水晶體,甚至不再有夜間光暈、眩光的副作用,讓有夜間駕駛需求者受惠最大,唯一缺點,近距離表現較為不佳,無法看太近。

吳孟憲更以自己擔任牙醫師的學弟為例,因近千度的高度近視白內障早早找上門,熱愛潛水的他,為了滿足運動跟平時看診的中距離需求,最後接受建議選擇了「非繞射型」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術後滿意得不得了,90%以上時間不用再戴眼鏡。他強調,只要術前與眼科醫師充分討論,就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用眼需求的人工水晶體,恢復良好生活及視力品質。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康人勤運動卻猝死? 在家量血壓得懂「722」原則好逃過死亡陷阱

「五倍券」禁入醫院診所!最高開罰25萬 北市已逮4件違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很多媽咪一定有過這樣的心情!生完孩子後,站在鏡子前,面對走樣的身材,鬆垮垮的肚皮,看著自己飄著大媽味,內心感到無比的崩潰!再看看那些女明星,一生完一個月後出現,像沒生過一樣,就覺得特別的羨慕與神奇,很想知道她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在我生第一個baby的時候,因為生產之後就能穿回懷...

閱讀詳情 »

▲有水果之后美譽的山竹,除了美味,新近研究揭露更多有益健康的用途。(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曼谷報導 南洋料理必備的香茅、薑黃、南薑等食材,甚至是國人赴泰國旅遊必吃的后果山竹的外殼,這些餐桌上的美味,在泰國,其實還有一種台灣人意想不到的用途,原來它們通通被泰國當作草藥...

閱讀詳情 »

▲新研究指出,山竹殼竟比吃果肉的營養要強大。(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曼谷報導 口感酸甜的熱帶「果后」山竹,因為其特殊的風味是不少台灣民眾心目中最喜愛的東南亞水果之一,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啃山竹殼竟比吃果肉的營養要強大!原來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研究團隊最新研究證實,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