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穿衣顯瘦脫衣還有「肥」肉? 醫揭拚命健身也難消的4大部位

【有影】穿衣顯瘦脫衣還有「肥」肉? 醫揭拚命健身也難消的4大部位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李盛雯/台北報導

近年來台灣健身風潮夯,不少追求完美體態的男女,花費大把時間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但往往一段時間下來,雖然穿衣顯得更有線條了,一脫衣服仍有些部位怎看都「肥肥的」剷也剷不掉?國內醫美整形醫師點出關鍵所在,包括蝴蝶袖、腰腹、大腿內側,甚至男性女乳症,光靠運動不夠,得有外力幫把勁。

基隆市立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凱美力醫美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剡友賢就遇過一名 健壯男子,每天勤跑健身房鍛鍊,但胸前兩坨肉,怎麼也不能如願變身厚實的胸肌,依舊垂垂肉肉的,求助醫師,才知道是男性女乳症在作怪,先前做的努力大半都流於白工。

俗稱「拜拜肉」的蝴蝶袖,腰間的贅肉,大腿內外側,加上男性女乳症,剡友賢一一點名,全屬於運動、健身仍難以剷除的「難瘦部位」,縱使減肥成功,體重也掉了,這些地方的擾人脂肪依舊消不掉,說多不多,說少又特別顯眼加礙眼。

剡友賢說,與全身減肥的運動目標不同,要針對這些難瘦部位改善體態,通常得靠外力幫忙,利用抽脂針對小區塊,進行六塊肌、胸肌、臀部微笑線、人魚線等細緻的雕塑,才能達到單靠運動仍難以達標的完美體態。

目前抽脂可分為「非手術」與「手術」兩大類,前者如冷凍溶脂、音波溶脂、溶脂針等,需要恆心毅力加上等待時間,且效果較不立竿見影,難滿足心急想看到改變的民眾需求。

剡友賢指出,抽脂手術近年進步許多,從過去出血量較大、危險性較高的「乾抽」方式,進化到「溼抽」方式,利用止血劑、血管收縮劑以及止痛麻藥等輔助,可以抽更多也更安全;同時也可以搭配水刀、超音波、雷射等輔助性的抽脂手法,進行更細部的雕塑,民眾術後滿意度高。

甚至抽出來的脂肪也能垃圾變黃金,透過自體脂肪移植,可以同步豐胸,回填至臉部除皺紋、填補凹陷,甚至還能針對部分接受隆乳、隆鼻手術後卻因為植體而顯得不自然的人,利用脂肪柔化線條,修飾不自然的人工整形痕跡。

抽脂不是減肥!更不可能一次到位!剡友賢強調,國人最常見的抽脂迷思,即以為可以靠抽脂來減脂,事實上,減肥應求助於減重手術,而非抽脂;另一方面,若一次抽取量過大,可能造成不正常的血壓變化,甚至引發休克危機,不可能一次到位。建議愛美人士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諮詢,考量個人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0多歲台女獨自赴日工作 「流鼻水就醫服藥」返台確診新冠肺炎!

加利老闆交假貨遭逮反咬政府 陳時中怒氣回嗆:別講五四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病例連續第5天破千,且再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7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26例本土個案及101例境外移入(8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新增2人死亡,除了新北2歲男童成為國內兒童首例死亡之外,還有一名9...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國內今(19)日出現首例兒童染疫死亡病例,新北2歲男童從發病到不治只有短短6天,讓家長焦急已久的兒童疫苗,究竟買不買得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給了好消息,原本他口中的「小問題」似已經得到解決,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三劑疫苗限制令」,要求自4月22日起,進入健身房需打滿三劑,引發業者反彈不滿,砲火打向中央,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上強硬回應「我們現在坐在上面的都是跟八大一樣,都要打滿三劑」;另外,陳時中也回應新北市長侯友宜指中央對居家照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劉宇軒、羅驊鋒 / 台北報導 台灣2021年新生兒人數有15萬3千多名,持續創下歷史新低。降低新生兒罹病率與死亡率是新生兒醫療界努力的重點目標,尤其早產兒的存活照護更是首要工作。健保署自本月起,擴增給付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人數(RSV)單株抗體給出生時未滿33週的早產兒,降低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