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穿衣顯瘦脫衣還有「肥」肉? 醫揭拚命健身也難消的4大部位

【有影】穿衣顯瘦脫衣還有「肥」肉? 醫揭拚命健身也難消的4大部位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李盛雯/台北報導

近年來台灣健身風潮夯,不少追求完美體態的男女,花費大把時間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但往往一段時間下來,雖然穿衣顯得更有線條了,一脫衣服仍有些部位怎看都「肥肥的」剷也剷不掉?國內醫美整形醫師點出關鍵所在,包括蝴蝶袖、腰腹、大腿內側,甚至男性女乳症,光靠運動不夠,得有外力幫把勁。

基隆市立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凱美力醫美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剡友賢就遇過一名 健壯男子,每天勤跑健身房鍛鍊,但胸前兩坨肉,怎麼也不能如願變身厚實的胸肌,依舊垂垂肉肉的,求助醫師,才知道是男性女乳症在作怪,先前做的努力大半都流於白工。

俗稱「拜拜肉」的蝴蝶袖,腰間的贅肉,大腿內外側,加上男性女乳症,剡友賢一一點名,全屬於運動、健身仍難以剷除的「難瘦部位」,縱使減肥成功,體重也掉了,這些地方的擾人脂肪依舊消不掉,說多不多,說少又特別顯眼加礙眼。

剡友賢說,與全身減肥的運動目標不同,要針對這些難瘦部位改善體態,通常得靠外力幫忙,利用抽脂針對小區塊,進行六塊肌、胸肌、臀部微笑線、人魚線等細緻的雕塑,才能達到單靠運動仍難以達標的完美體態。

目前抽脂可分為「非手術」與「手術」兩大類,前者如冷凍溶脂、音波溶脂、溶脂針等,需要恆心毅力加上等待時間,且效果較不立竿見影,難滿足心急想看到改變的民眾需求。

剡友賢指出,抽脂手術近年進步許多,從過去出血量較大、危險性較高的「乾抽」方式,進化到「溼抽」方式,利用止血劑、血管收縮劑以及止痛麻藥等輔助,可以抽更多也更安全;同時也可以搭配水刀、超音波、雷射等輔助性的抽脂手法,進行更細部的雕塑,民眾術後滿意度高。

甚至抽出來的脂肪也能垃圾變黃金,透過自體脂肪移植,可以同步豐胸,回填至臉部除皺紋、填補凹陷,甚至還能針對部分接受隆乳、隆鼻手術後卻因為植體而顯得不自然的人,利用脂肪柔化線條,修飾不自然的人工整形痕跡。

抽脂不是減肥!更不可能一次到位!剡友賢強調,國人最常見的抽脂迷思,即以為可以靠抽脂來減脂,事實上,減肥應求助於減重手術,而非抽脂;另一方面,若一次抽取量過大,可能造成不正常的血壓變化,甚至引發休克危機,不可能一次到位。建議愛美人士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諮詢,考量個人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0多歲台女獨自赴日工作 「流鼻水就醫服藥」返台確診新冠肺炎!

加利老闆交假貨遭逮反咬政府 陳時中怒氣回嗆:別講五四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個案及1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的本土個案16411是舊案,她的N蛋白和S蛋白都是陽性,評估屬於舊案,為40多歲女性的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韓羽婕/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本土個案(案16396),為未滿5歲女童,今(2021)年10月5日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10月7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七批BNT疫苗88.92萬劑,已於今日上午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此外,第八批採購 Moderna 疫苗 113.2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做完根管治療後一定要戴牙套嗎?牙醫師表示,牙齒抽神經大多是因齵齒過於嚴重或裂損過大,加上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失去了牙髓腔中神經、血管、淋巴等營養供應,使得牙齒時日一久,結構會變易脆斷裂,若只是用填補方式復原,萬一不小心咬到硬物,恐縱裂而導致拔牙。 當代牙醫診所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