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打呼其實很傷身?一起認識睡眠呼吸中止症

你有打呼的困擾嗎?打呼一定要就醫嗎?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認為,打呼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很多人往往只關注鼾聲造成的噪音,卻忽略背後可能隱藏的警訊,那麼究竟打呼從何而來?它又會為身體帶來何種影響?

為什麼會打呼?
首先打呼問題要從生理結構來看,假如氣流順暢通過呼吸道,基本上不會有聲音,但如果呼吸道狹窄,氣流通過時就會產生震動而造成聲響,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鼾聲。至於什麼情況會造成呼吸道狹窄?可以從氣流通過的三道關卡來看:

1. 鼻腔(鼻中膈、下鼻)肥厚、鼻塞會造成呼吸不通順的現象。
2. 軟顎或懸壅垂過長會導致氣流通過空間變狹窄,這區塊若有堵塞現象,聲響通常是最大的。
3. 舌根若在全身放鬆時往下掉,就會有呼吸道堵塞的可能。

不過要注意的是,打呼不一定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呼吸道堵塞現象所造成的呼吸中止幾乎都有打呼的情形,因此若是打呼狀況越趨嚴重,那麼便有就醫的必要。


打呼人最常見的生理特徵
呼吸道受阻就會產生鼾聲,通常像是脖圍粗厚或脖子比較短、下巴後縮、扁桃腺較大或懸壅垂較長,都有可能壓迫到呼吸道空間,這樣的人會有比較大的機率在睡眠時發生呼吸道塌陷現象,也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肥胖的人會因為呼吸道組織堆積脂肪,更容易產生這類問題,因此做好體重控制也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方法之一。

此外,人的肌肉緊張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當肌肉鬆垮,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狀況也會加劇,這也是為何40歲以上的年長者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


打呼其實很危險!
打呼有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只要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便不須就醫。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一般作用在熟睡期,患者通常會處在全身放鬆的狀態,有呼吸道堵住的現象而不自知,但呼吸中斷的問題依然會持續戕害患者的身體。因此如果生活上有打呼、白天嗜睡、睡醒時頭痛、開車容易打瞌睡,都有進行睡眠檢測的必要。


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嗎?
很多人會想要知道一般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差別,目前比較客觀的判斷指標是透過睡眠檢測測量呼吸混亂指數(AHI),但如果只是單純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可以先觀察自己的打呼狀況,像是打呼到一半突然停止,隨後有大口呼吸的現象,就是很典型的呼吸中止症狀。


許漢忠醫師解釋說,當呼吸道有堵塞現象,身體隨即進入緊急狀況,如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醇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血糖升高等,這些都會增加罹患三高的風險,因此打呼攸關身體健康,建議有相關症狀應該先尋求睡眠檢測機構的協助。


本文分享自成品牙醫診所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召開臨時記者會,因日前出現本土病例,各界關心社區感染風險,指揮官陳時中接連5日親上火線說明最新疫情,他表示,幾個案子監測到昨天,看來沒有特別變化,「可以比較安心一點」。台灣時隔253天再出現本土病例,指揮中心也發函呼籲醫界加強採檢。陳時中指出,12月1日至20日每天通...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東京都政府今天宣布,新增949例武漢肺炎確診,再度刷新單日確診數新高紀錄。截至目前,東京都累計5萬5851例。日本《NHK》報導,東京都政府今日宣布新增949例武漢肺炎確診,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新高,超過本月24日新增888例...

閱讀詳情 »

前長榮航空紐籍機師出現咳嗽症狀不戴口罩趴趴走,疫調時扯謊、住院隔離態度差,讓台灣253天「本土零確診」破功,指揮中心是否藉此提告?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已請法制針對各種樣態來進一步研析,基本上還要依法行政。至於求償範圍,他直言,一定是朝趨嚴的方面來進行。紐籍機師(案765)疫調時謊話連篇,住進隔...

閱讀詳情 »

確診武漢肺炎的長榮航空紐西蘭籍機師(案765)傳染給廣明子公司員工(案771),其詳細足跡是否全盤公布引發各界爭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下午說明個案調查與接觸者追蹤流程,並表示指揮中心會依據《資訊公開法》、《傳染病防治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等規定,考量公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