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苗關鍵QA】3千萬劑疫苗,能讓台灣群體免疫?1千萬劑疫苗,何時能打完? 最快何時開放邊境?

新冠疫苗陸續問世並開打,全球拚疫苗覆蓋率解封邊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台灣疫苗覆蓋率達6成以上,才會考慮開放邊境。

除了加速疫苗到貨時間外,如何部署快速便利的注射網絡,也是指揮中心下個重要任務,目前我們有AZ、莫德納,未來有機會加上國產疫苗,它們保護力與副作用有很大不同嗎?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AZ的保護力比莫德納、輝瑞BNT差嗎?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4月初發布了近4000位醫護人員施打莫德納、輝瑞BNT疫苗報告,打完第一劑14天後保護力達80%,打完兩劑保護力提高到90%。英國公共衛生署(PHE)也在5月初針對疫苗保護力發布報告,只打第一劑AZ疫苗,保護力達58%,打兩劑後,保護力可達89%。

【疫苗關鍵QA】3千萬劑疫苗,能讓台灣群體免疫?1千萬劑疫苗,何時能打完? 最快何時開放邊境?

簡單來說,AZ第一劑保護力雖不若莫德納與輝瑞BNT,但完成兩劑施打,不管是哪個廠牌的疫苗,均能提供足夠的保護力,彼此間差異也不大。至於施打疫苗產生的副作用,依現有數據來看,莫德納最強,AZ第一劑高於第二劑,莫德納、輝瑞BNT第二劑高於第一劑。

AZ第一劑保護力較弱,是否乾脆等其他廠牌再來打?

若眼前只有AZ可以選擇,專家建議千萬不要等,先打再說。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郭書辰說:「從目前公布的數據觀察,只要打了一劑AZ或是輝瑞BNT疫苗,都能有效降低重症與死亡的發生率。」以AZ來說,即使第一劑保護力只有58%,但萬一不幸確診,卻能減少80%的住院率,重症變輕症的效果,還與輝瑞BNT相當。

如果混打不同廠牌的疫苗,會有什麼效果?

指揮中心宣布,除非第一劑有很嚴重的過敏反應,否則不建議第二劑施打不同廠牌的疫苗,這項規定與英、美官方的意見一致。

根據美國CDC規定,因為混打疫苗效果難以評估,目前仍不建議混打,除非民眾施打第一劑mRNA疫苗後,出現嚴重不適或過敏反應等症狀,在第一劑施打完28天後,可以改為施打一劑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

針對傳染力較高的英國變種病毒,台灣疫苗覆蓋率達六成就能群體免疫嗎?

今年3月時,陳時中曾表示:「要開放邊境,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6成。」而以政府採購3000萬劑疫苗數來看,覆蓋率確實也在6成左右,但6成覆蓋率可以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嗎?

郭書辰說,群體免疫與病毒的傳播能力息息相關,以台灣目前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株來說,「Rt值都在3以上,甚至更高。」

郭書辰解釋,Rt值是指基本傳染數,代表一個確診者從感染到復原(或死亡)為止,平均的傳染個數。若Rt值小於1,則代表確診者的數量無法持續增長,代表疫情逐漸趨緩。若要達到群體免疫,施打疫苗的人口比率必須超過1-(1/Rt),換算下來,至少得要有70%到80%的人口完成疫苗施打,台灣才能達到群體免疫。

如果台灣8月底有1000萬劑疫苗,我們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打完?

在5月疫情爆發前,台灣施打疫苗意願很低,4月只接種3.9萬人次,5月則來到31.8萬人次。以5月28日當日最高接種4.3萬人次計算,1個月可達130萬人次,算下來1000萬劑也得花近8個月才能打完。

不過,5月醫護人力吃緊,屬特殊狀況,如疫情趨緩,每日接種人數可望提升不少。陳時中曾表示,希望每日能打到16萬人,才有辦法在10月底前打到1400萬劑,如此速度算下來,在3000萬劑順利到貨,全部打完還要再花3個月,那最快也要到明年2月左右,才可能開放邊境。

高端、聯亞生技疫苗會達到跟AZ、莫德納、輝瑞BNT一樣的保護力?

高端、聯亞生技的二期臨床試驗,預計最快分別在6月中、6月底解盲,屆時才會有正式資料。今年3月,高端曾就它第一期試驗結果,發布在國際生醫資料庫MedRxiv上,聲稱其疫苗在對付英國、南非變異病毒株,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與莫德納、輝瑞BNT疫苗「趨勢一致」,給了開發團隊一劑振奮強心針。

聯亞生技董事長特助彭文君表示,「我們在中研院做的實驗,以英國變種病毒、巴西變種病毒的血清測試,中和抗體效價都顯示能對抗病毒感染,雖然南非病毒(效價表現)有下降,但還是有效果。」然而,關鍵問題是:「中和抗體效價」等同於「保護力」嗎?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郭書辰說,過去沒有兩者相關性研究,直到5月18日刊載在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的文章證明,「中和抗體效價」確實能高度預測對新冠病毒的免疫保護作用,但郭書辰語帶保留說,「這篇文章非常有名,但就科學研究,證據還不足。」一切還得等6月解盲後才準確。

關於疫苗的「火線25問」 詳見第1276期《今周刊》。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76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國產疫苗只做二期就施打 台灣恐成最大的人體實驗場? 疫苗四大QA一次看

好想去歐洲? 符合三條件,旅客7月起將可「免隔離」前進歐洲旅遊

「這個原因」讓變種病毒更危險!一年前「零死亡」的防疫模範生 為何單月確診飆破3000例?

同倒一命? 宅配「爆倉」送不完 一線司機崩潰「別再網購」:快撐不住想請無薪假

纏鬥16天把她從肺部全白救回!重災區醫院抗疫實況:專責病房狂開沒在怕,只盼救更多家庭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亞洲女性最在意的肌膚問題中,「肌膚老化」永遠是榜上有名,而肌膚老化問題中又以「鬆弛」是最難修復的老化現象,張智臺醫師指出,人體自25 歲開始,膠原蛋白逐漸流失,再加上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臉部下垂鬆弛的現象已有年輕化的趨勢,隨著醫學美容科技的發達,張智臺醫師建議,鬆弛較輕微者,可以透過擦拭功能性保養...

閱讀詳情 »

于賓診所彭于賓院長的夫人林怡雯與創品診所協理紀柏妤,以美型達人的身分作客《FG美型》,分享她們對美、對生活的獨到見解。 林怡雯 做個內外兼具的充實美人 皮膚專科彭于賓醫師夫人 採訪當日,林怡雯為了《FG美型》的拍攝準備了不少衣飾、鞋子,穿著極富品味的她,開心地分享每項戰利品的由來與穿搭,在編輯眼中,...

閱讀詳情 »

寒對於美肌修片APP 有點厭煩?不如從提升肌膚緊緻度開始。 緊緻提拉 當個零死角美人 翻開與朋友的合照,怎麼覺得肌膚有些鬆了、暗了、無精神了,別懷疑,這一切都是老化惹得禍!隨著年齡增長加上外在環境汙染因子如:紫外線、空氣汙染等影響,肌膚內的膠原蛋白、脂質開始大量流失,導致肌膚出現鬆垮情況,想要知道自...

閱讀詳情 »

女性在努力維持容顏與身材的同時,仍然得面臨私密處的老化問題,除了帶來諸多不適,也會造成性趣缺缺,甚至影響到伴侶關係,往往在女性心理上形成難以啟齒的困擾。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醫學美容療程已不僅止於維持外在的年輕,也涵蓋到女性陰道與外陰部的保健與抗老化,開始讓許多女性意識到陰道保健與皮膚保養同等重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