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之一】大智慧的,愛|貓頭鷹出版

 「江杯幾點要回家?」

「車都在樓下等了啦!」

「什麼?那我先去跟江杯說聲再見,再回來跟你交班!」

「欸!怎樣這樣啦.人家我也要去送江杯啊!」


平常安安靜靜的護理站,突然像是慶典的煙火般,熱鬧非凡的炸了開來,護理師們個個都像追星的粉絲一般,興奮的成群結隊,要去歡送偶像。不!是江伯伯。


江伯伯其實不是什麼偶像明星,只是一位長年在醫院擔任志工的種田阿伯,而這次也不是健康出院,而是預備回家安寧。但為何大家還是這麼為江伯伯感到開心呢?這是因為照護團隊都知道,這次江伯伯能順利回家,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七十歲的江伯伯,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所以常常出沒醫院,在跟醫院的志工們混熟後,也加入了志工的行列。在某次小中風後,行動開始不便,排尿明顯減少,走路還會喘。那時江伯伯就常跟陪他回診的子女說,他要是有個萬一,醫師說可能救回不來了,就不要幫他急救。他在醫院看多了案例,他才不想帶著被電擊電到皮膚焦黑,全身插滿管子,因大量輸液而腫得像豬頭的樣子去陰間,這樣會嚇到老伴的。


但不幸的是,江伯伯最後還是不敵尿毒與二次中風的雙重打擊,發生意識昏迷及肺水腫,躺進了病房。主治醫師在診治後,判斷病情不是很樂觀,便主動召開家庭會議。因為江伯伯之前就常跟子女耳提面命,他絕對不要洗腎,也不要臨終前被插管,死也要死在家裡,所以大家很快就決議順著老人家的意思,安排返家安寧。


但不知是幸或不幸,就在決議後的隔天,任職醫學院教授的親家公來探病,一聽到要返家安寧馬上拉下臉來,立刻要求安排洗腎。這下可好,病人雖然現在意識不清,但之前已明白交代過要子女放手,他想安詳的走,但家屬礙於親家公的「專業判斷」,又擔心其他親戚會說他們「不孝」,只好轉向主治醫師求援。


於是又再召開一次家庭會議,最後做了「緩和透析」的決議,也就是先安排適度洗腎,觀察一陣子後,若情況未明顯改善,就放棄無效醫療,讓江伯伯能夠如願回家。於是回家之路又延宕了三個星期。


今天,江伯伯終於可以如願回家了,你說,這怎能不叫人為他慶幸跟給予祝福呢?江伯伯,我們會永遠記得你的,而相信你的太太,也一定會誇你跟年輕時候一樣,英勇帥氣。


 

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

【之一】大智慧的,愛

【之二】讓生命之火延續的,愛

【之三】永不放棄的,愛

【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之一】大智慧的,愛|貓頭鷹出版

 

 

【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之一】大智慧的,愛|貓頭鷹出版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貓頭鷹》出版部落格 http://owls.tw;《貓頭鷹書房》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東帝汶近期爆發本土疫情,當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關閉國界並限制跨行政區移動;模里西斯上週出現首例本土病例,其接觸者陸續確診,並造成第二波感染;即日起該2國自低風險國家調整為中低風險國家。另香港疫情穩定控制中,已連續...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無症狀採檢陽性解除隔離原則」,自3月11日起,國外曾確診並經PCR檢測二次以上陰性後入境者須符合3條件;入境檢疫期滿後無症狀檢驗陽性,且國外未曾有確診紀錄者也須符合3條件,經綜合評估個案非近期感染且入境後已傳染力,個案及密切接觸者可解除隔離。...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979),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今年2月28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不適症狀。指揮中心表示,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3月4日起陸續出現輕微咳嗽、發燒症狀,由集中檢疫所人員安排就...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自109年1月起委由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經營的清華大學附設診所,今(3/10)日舉辦遷址開幕活動,新址位於清華大學光復大門入口的第四綜合大樓一樓(郵局旁邊),成為清華大學光復大門景觀重塑工程一部分;清華大學和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攜手共同營造新的校園生活圈,並成為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