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醫院智能防疫 贏得先機

【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醫院智能防疫 贏得先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疫情爆發,長庚醫院結合院內龐大的研發量能智能防疫,榮獲國家品質標章SNQ「戰疫特別奬」以及2021年全球永續獎的「疫情防治貢獻獎」肯定。其中為有效掌握並進行疑似病人的管理,長庚醫院特別建置資訊警示系統,透過電子面板燈號顯示的方式,自動監測住院病人發燒與肺部浸潤狀況,並整合資訊提供醫師及防疫團隊專家會議,重點管理住院的高風險病人,達到防疫零時差。

自動收集生命徵象 重點提示異常病人

長庚醫院表示,疫情控制最難的是找出可能的風險病人。因此護理站透過資訊系統自動收集病人生命徵象,將當日體溫大於38℃的病人,及連續3天發燒的病人標記出來,呈現在發燒監控儀表板上,讓臨床醫師、護理師可即時掌握病人發燒情形。再加入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警示,針對第一天發現有咳嗽症狀者及連續3天有咳嗽症狀病人做標記,以視覺化提示臨床醫師進一步鑑別診斷與分艙照護的參考。

管理者與指揮中心則可透過感染管制智能監測總面板,即時掌握全院病人發燒動態,重要數據以重點摘要顯示,並依時間區間掌握近一星期全院病人發燒趨勢;將各病房區的發燒人數與狀況以黃色或紅色燈號顯示,達到視覺化一目了然的目標;透過地理位置關聯性呈現發燒病人分布區域,感染管制人員可及早採行合適的預防措施,避免發生可能的群聚感染。

數據結合胸部X光報告 篩選肺浸潤個案

同時,持續監控護理站發燒人數與發燒遞增連續天數,資料可下鑽至病人,再結合結構化病歷「胸部X光報告」資料與SAS_VA系統,篩選出有肺部浸潤的個案,重點管理住院中的高風險病人。

長庚醫院強調,透過數據治理,建置電子面板進行即時監控,並建立前期指標,做為提前預警、提前預防的依據,以達到監控、提示、管制、預警功能,協助醫療體系智慧管理,提高決策效率,贏得防疫先機。



【延伸閱讀】

【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推四大專區 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

新冠流感夾擊也不怕 企業主動出擊提升職場防疫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有「血管清道夫」之稱的中藥丹參,近來紅遍半邊天,因為日前醫界發現「丹參」中有一種化合物,有助減肥及改善脂肪肝的效果,使丹參彷彿成為減肥明日之星!其實,中醫看丹參對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失眠、心肌梗塞等病症,都有一定的療效,丹參對人體的好處,可說是令人刮目相看。 中醫師:丹參是減肥茶裡不可或缺的主角 ...

閱讀詳情 »

炙熱夏季,不少人愛吃冰品消暑,門診調查發現,下肢水腫的女性,大約比平常增加2成。中醫師指出,刮痧、穴位按摩有助改善血液循環,可消火降暑氣,改善水腫,不過要提醒的是,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有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冰品屬於「寒濕之物」,容易耗損身體陽氣,讓身體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73歲的曾姓女患者,練瑜珈30多年,上個月因下背疼痛到骨科求診。X光檢查發現患者第1腰椎嚴重骨折,原來她在瑜珈下課後自己練習高難度的「犁鋤式」動作,沒想到當時的「喀聲」竟是骨折聲。瑜珈「犁鋤式」動作困難 無人指導易受傷豐原醫院骨科醫師江福財表示,瑜珈「犁鋤式」動作將下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目前仍在腸病毒流行期,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例死亡。為防範腸病毒對新生兒健康的威脅,疾病管制署再次提醒,醫療院所、產後護理之家等機構應加強落實感染管制措施。懷孕期間注意個人衛生 有症狀速就醫疾管署表示,2名重症個案分別為北部新生女嬰及東部2歲男童,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