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個人吃飯容易胖? 5招擺脫孤獨情緒飲食

一個人吃飯容易胖? 5招擺脫孤獨情緒飲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有研究指出,越孤獨越容易胖,因為如果一個人吃飯,容易透過吃來尋求慰藉、填補內心的空虛,長期下來,就容易會有越吃越多、變肥胖的情況。而孤獨與食量、情緒跟飲食有什麼關聯?根據研究,不論是孤獨、壓力、緊張等較負面的情緒,或跟朋友聚餐、吃生日大餐等很開心的時候,情緒反應投射在飲食行為上,就稱為「情緒性飲食」。

一個人吃飯 容易透過吃來尋求慰藉
據美國的臨床試驗的研究者Lisa Jaremka教授表示,吃飯也是人類的社交本能,能夠維持情感進而與社會產生連結,因此一個人吃飯,會將心中的空虛感轉化成一種慰藉,造成進食更多。如果懶得跟別人一起用餐,該怎麼辦呢?5招幫助你改善「情緒性飲食」。
1.問問自己是否餓了
在吃飯前,先問問自己「我餓了嗎?」誠實回答自己飢餓程度有多少?是否只是為了嘴饞而進食?多花30秒的時間,為自己的身材與健康著想,並且拿些好進食分量。
2.細嚼慢嚥品嘗食物
要養成慢慢吃的習慣,有時工作忙碌,只花10分鐘就解決一餐,通常吃東西吃太快的人,比較容易肥胖。因為狼吞虎嚥,容易造成腸胃消化不良,導致傳遞給大腦的訊息是「我還沒飽」,特別是一個人吃飯,沒有人可以比較,更感覺不到自己吃飯的速度。因此記得,每口咀嚼約20下,細細品味食物的原味,延長用餐時間,讓大腦接收「我飽了」的訊息。
3.定時定量好習慣
養成規律作息,除了早睡早起,飲食上也要定時定量,不要有一餐沒一餐,這樣很容易「養胖」。
4.搭配規律運動
想維持好身材,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如果不小心吃太多,記得要靠運動補回來,消耗多餘的熱量,減輕身體負擔。同時,可以靠運動抒發情緒、排解壓力,還能增強體力、維持身材。
5.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不要覺得孤獨就是邊緣化,記得「我一個人、我驕傲」!多試著找尋生活重心、有興趣的事物,讓自己更快樂。同時多注意自己的情緒,別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太久,否則很容易靠吃來發洩。
即使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或是不擅長交際但也別常常把自己悶在家裡獨處;現在防疫解禁,可以多和三五好友一起吃飯、一起運動,或倒戶外走走、遊玩,讓生活多一點變化,才不會讓孤獨感加重、進食量暴增。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破除荷爾蒙治療致癌迷思 婦產科醫師陪你度過更年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苗栗頭份雞蛋行被檢出一顆雞蛋戴奧辛超標,引起國人吃蛋恐慌,蛋價也嚴重下跌,蛋農苦不堪言!醫師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風險評估,以毒蛋戴奧辛含量5.2皮克為例,一天要吃到5顆以上的雞蛋,才可能有健康危害。 兒童食用雞蛋最高 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年約40歲的牙醫師,日前因急性胸悶送醫急救,才驚覺血壓已飆高至200mmHg引發心肌梗塞,幸而及時就醫治療才撿回一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提醒,時序進入春天,雖然平均氣溫升高,然而時有天候不穩定、忽冷忽熱的情形出現,加上早晚溫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多數人都有失戀、心痛的經驗。美國神經醫學專家研究發現,運用安慰劑效果,有助改善失戀心痛困擾。一個人若相信某一件事可幫助自己走過情傷,並身體力行,失戀所造成的心痛、難過,就會大幅改善,情緒也會變得比較正面。 安慰劑有助減輕失戀痛苦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研究團隊近日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一名77歲女士,日前因呼吸喘加上下肢水腫等症狀,在社工協助下送醫治療,在院治療期間,也同時接受評估出院返家的長照服務需求,負責轉介及聯繫照管中心的照管專員,也到醫院進行機構喘息核定,讓患者在出院後,能受到完整個居家照護、送餐等喘息服務,減輕照護者負擔。 長照無縫接軌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