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哭二吐三血便!小兒腸套疊急症 延遲治療腸子恐壞死

一哭二吐三血便!小兒腸套疊急症 延遲治療腸子恐壞死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9個月大的小星,因為感染輪狀病毒來住院,起初新手爸爸以為孩子一陣陣哭鬧,是因為生病不舒服,換尿布時竟發現一大灘血,才趕快告訴醫師。


小兒科醫師立即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影像有一大段標靶似的圖形,甜甜圈似的影像,由此確診為「腸套疊」。醫生更發現腸子套到降結腸,緊急會診小兒外科,經腹腔鏡手術將腸套疊的腸子復位,經過2天休養及拉肚子症狀好轉,才順利出院回家。


一哭二吐三血便!小兒腸套疊急症 延遲治療腸子恐壞死

▲經腹部超音波檢查可清楚看見標靶似的圖形(如右圖),即是「腸套疊」。(圖/亞東醫院提供)


好發於12歲前 男嬰是女嬰4倍


腸套疊(Intussusception)是小兒專科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亞東紀念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許琪琪表示,幼兒型的腸套疊多為迴腸套入結腸型,腸套疊時的腸子像是天文望遠鏡收起來一樣,近端腸子套入遠端,造成腸子阻塞。


許琪琪進一步說明,腸套疊好發於2歲前,以4至11個月大的嬰兒最多,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4倍。腸套疊典型症狀為間歇性腹痛,小朋友會一陣一陣哭鬧,每隔10至20分鐘就會痛一次,腹痛時兩腳會彎曲至腹部,但不痛時孩子又可以正常活動,因此常被父母忽略。


隨著腸子阻塞的時間拉長,就會漸漸出現嘔吐症狀,若小孩嘔吐較嚴重及無法進食,也會出現脱水和電解質失衡,使孩子顯得倦怠無力。最嚴重時還會解血便,血便多由腸黏膜出血和腸黏液混合,看起來很像草苺果醬,若父母注意到孩子糞便異常,必須提高警覺。


灌腸或腹腔鏡手術 幫助腸子復位


治療上可以分為灌腸療法及外科療法。一般都先嘗試空氣或生理食鹽水灌腸,約70至80%病例可以灌通,但有一些情形,並不適用灌腸方式,例如病人已有腹膜炎的症狀,或是發病時間太久且有明顯生理狀況不穩定的情形。


此時必須改採手術治療,以腹腔鏡方式將腸子復位,一般而言,腸子復位後就可正常進食了。但若延遲診斷及治療,會造成腸子壞死及小孩生命危險。


許琪琪提醒新手父母,小兒腸套疊好發於春夏季節交接和初冬時期,正是胃腸炎和流行性感冒盛行時,切勿把小孩的間歇性哭鬧,當成一般的生病哭鬧而延誤就醫。務必提高對孩子的關注,若有異常身體狀況,及時就醫,讓孩子健康成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不想與飛蚊症共存! 雷射治療掃除眼前黑點改善近8成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6歲的黃先生,右側膝關節疼痛多年,上下樓梯及蹲下時,會產生嚴重的疼痛感,清晨時僵硬疼痛感更明顯,X光檢查後,發現右膝為「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口服藥物無明顯效果,接受玻尿酸注射治療,疼痛感明顯減輕,連續完成3周注射治療,症狀緩解且效果持續半年之久。 人工關節置換 2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三年前,新婚不久的范小姐,突然感到乳房劇烈疼痛,觸摸時摸到一個硬塊,雖然從20多歲開始就發現乳房有良性囊腫,但因為覺得此次的乳房脹痛感不同,前往醫院檢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癌症中心陳芳銘主任發現范小姐有多處良性囊腫且範圍大,在這些囊腫當中竟藏著惡性小腫瘤,後續經過檢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當你在使用輪椅的長者面前快速走過時,他的心中有多大的感嘆;當你在吃流質食物的長者面前大啖美食時,他的內心有多少的無奈;當你在行動不便的長者面前無拘束的參與社交,他的心中有多少的落寞。高齡是人生要面對的階段,依然有學習及可以實踐的目標。要活就要動,進而擴大自己的生活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自閉症患者有社交障礙,常有語言溝通能力的困難,甚至無法說話。陽明大學研究發現,「Mef2c」基因突變導致錯誤神經迴路,而造成語言功能缺失,此為全球首篇證實自閉症難以說話表達的機轉。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頂尖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研究歷時13年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