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天「斷片」5次!原地定格、喪失前一分鐘記憶 她頻失神竟是癲癇

一天「斷片」5次!原地定格 喪失前一分鐘記憶 她頻失神竟是癲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時宛如一二三木頭人、瞬間定格「斷片」忘了前一分鐘在幹嘛,有時一句話都無法說完整,只能吃力的勉強吐出一個字一個字,40多歲的醫院衛教師程小姐過去幾年來就飽受失憶及失語症狀之苦,診斷發現是左腦動靜脈畸形瘤引發癲癇所致,但沒想到除去腦瘤之後,癲癇情形依舊,最高一天中「斷片」多達4、5次。

林口長庚腦神經外科醫師王昱棨指出,一開始程小姐只是發覺自己口才變遲鈍了,講完上一句就忘了下一句怎麼接,後來甚至連一句完整的句子都無法說完整;更可怕的經驗是,常常在跟病人衛教到一半時,瞬間定格,等回過神來,卻不知道自己上一秒鐘在做甚麼。

嚴重時,程小姐某次全身抽搐送醫,檢查後才知道是癲癇症,左腦也檢查出一個2公分大的動靜脈畸形瘤,就正好長在語言區,才會影響到周邊語言及記憶的區域,造成失語與失憶。

王昱棨說,在不想接受開腦手術之下,程小姐決定採取保守的加馬刀治療畸形瘤,儘管放射手術之後,除去腦中大患,但癲癇仍無法有效控制,甚至已經吃到6種抗癲癇藥,副作用更導致頭腦昏沉,經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接受新的機器手臂輔助系統手術來治療癲癇,術後表達能力恢復得越來越好。

根據估計,癲癇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0.6%,換算約有13到14萬名癲癇患者。林口長庚腦功能暨癲癇科醫師謝向堯表示,除了少數是遺傳或基因突變引起之外,許多癲癇都是後天因素,與腦部結構異常有關,所以當被確診為癲癇,一定得排除腦部病灶或其他相關原因,想辦法把腦部的異常放電現象解決掉。

大部分癲癇病人使用1或2種抗癲癇藥物即可有效治療癲癇,但約有4分之1病人屬於頑固型癲癇,同時使用2種以上藥物仍難有效控制其發作、或是副作用太大。王昱棨強調,針對這一群患者,就必須評估手術治療,但傳統的開顱手術是大手術、對神經系統破壞較大,病患的接受度一般不高。

長庚神經內科部腦功能暨癲癇科主任鄭美雲說,所幸現在可以藉新式的機器手臂來輔助,能更加精準的用微創燒灼術來治療癲癇,利用更精密的定位、更靈巧的多角度活動機器手臂,在傷口小、腦損傷少的前提下,只燒灼掉癲癇異常放電區域。

鄭美雲強調,手術只要差1mm,對病人來講結果就可能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而長庚醫院去年引進新技術以來,已完成7例腦部癲癇手術,術後有2人達成癲癇零發作、3人僅剩輕微症狀,其餘2位發作頻率也減少一半以上,且在半年後都能有效減藥。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奶水不足竟這麼簡單解決?! 新手媽餵母乳一招不怕寶寶「斷糧」

高血壓控制越正常「喘卻越明顯」 當心!恐是剩不到2年壽命警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天氣越來越冷,熱麻香辣的麻辣鍋持續引誘著食欲!近年來,宅經濟盛行,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在家自煮的麻辣鍋湯底,讓吃麻辣鍋變得更方便快速,但小小一包麻辣鍋湯底,有哪些學問要注意?食藥署邀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副教授分享選購、烹調麻辣鍋湯底的正確方式,讓大家吃得盡興又安心...

閱讀詳情 »

一小塊肌肉生病,全身都是病!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S)」是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病,原因在於診斷不易,而一小塊肌肉生病,卻也讓人全身都是病! ●診斷困難,成了最易被忽略的「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S)」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原因在於身體的肌肉高達600多塊,其中的激痛點更是上千個,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越南通報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是自「台灣輸出」,今(4)日更多細節曝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該案為30多歲越南籍女性移工,自2016年來台後就沒出境過,目前正著手進行其在台灣的活動史及疫調,已先匡列7名接觸者進行PCR跟抗體檢驗,初步先1人結果出爐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彩色口罩可能含有致癌偶氮色料,引發各界關注,食藥署今(4)日已經著手抽驗,將針對北中南包括實體通路以及網路平台,初步抽樣30件彩色醫用口罩,結果預計最快2周內能出爐。食藥署說,如果發現真有業者偶氮染料超過CNS 15290〔紡織品安全規範(一般要求)〕國家標準,將依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