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說掰掰娃秒崩潰大哭 爸媽該怎麼辦?

一說掰掰娃秒崩潰大哭 爸媽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3歲半的君君,已進入幼稚園小班就讀,但每天早上爸媽帶他到學校時,都會上演十八相送戲碼。君君對於要跟爸爸媽媽分開非常焦慮,總是拉著父母衣角放聲大哭,就算老師抱他進教室,跟他玩遊戲,也難以安撫。爸媽在無計可施下,帶君君前往兒童早期療育特別門診詢問,醫師將君君轉介給臨床心理師做心理評估後,透過行為治療及遊戲治療,以減輕君君分離焦慮的情形。

不安全型依附關係易產生分離焦慮

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芳綺表示,許多嬰幼兒在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或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時,會出現大聲哭鬧、生氣、焦慮的情緒,因新生兒在半歲大時,會逐漸建立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解釋,依附關係是嬰兒與照顧者間的情感連結,兩歲前是建立依附關係的重要時期,孩子會出現明顯的依附行為。而分離焦慮是依附行為的其中一種,若孩子因基因遺傳、天生氣質、分離創傷經驗或不當情緒連結等因素,進而發展出不安全型的依附關係,就可能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情形;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相當重要。

分離焦慮超過四周 早期療育助重新建立情緒連結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指出,分離焦慮會在6個月大出現,14-24個月達到顛峰,之後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但有些孩子會到上學時才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當孩子出現超過四個星期依舊無法適應環境、表現很緊張、總是擔心家人發生意外、不敢離開父母親、不斷做噩夢等情況,家長需要多加留意,若有需要可前往早期療育特別門診評估;六歲前,能透過行為治療、遊戲治療、親職諮詢等早療課程,重新建立良好的情緒連結。

面對分離焦慮 捨得、守信是關鍵

孩子分離焦慮時,家長可以如何協助?許芳綺臨床心理師建議,跟孩子分開時,接納孩子焦慮情緒、不要表現不耐煩、跟孩子保證回來的時間、堅定跟孩子道別、在保證時間內準時回來很重要。因家長也會有跟孩子分離的焦慮,但切勿因孩子哭鬧就放不下返回,也不要流露出過度擔心、不捨的情緒,才能讓孩子學會面對分離,否則會強化孩子逃避分離情境的行為,分離焦慮會更嚴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活到89歲,這都要歸功于他獨到的養生秘訣,尤其是清晨的保健三件事。 深呼吸 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靜臥5分鐘后,先左側臥,再右側臥,最后仰臥,其間共伸3次懶腰,使關節充分舒展。然后起床,伸臂踮足連續進行10次深呼吸。隨后放松全身肌肉,調理氣息。最后走到戶外,大口呼氣,...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隨著秋天的到來,吃螃蟹的好季節又到了,但是,看到下面文中圖片的蟹,你會有怎樣的心情?   圖片來源   日前,南京市吳先生花了近600元人民幣從漁貨市場購買了一只進口帝王蟹,他和家人先把蟹腿吃完後,再扳開殼一看,裡面竟然全是蟲,還有密密麻麻的蟲卵,讓原本...

閱讀詳情 »

眾所周知,人體的背部有著諸多的穴位。在中醫學上,這些穴位可以幫助我們養生治病,尤其是捏脊療法,效果更為顯著。那麼捏脊可以治療什麼病呢?有哪些好處呢?怎樣捏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一起來看看吧。 梁女士2歲的兒子,近段時間精神不振,不思飲食,每日大便5、6次,身體逐漸消瘦,體重明顯下降。雖然看過幾次醫...

閱讀詳情 »

橘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類水果,因其較好的口感、鮮豔的外觀受到人們的喜愛。吃了汁多味美的橘子瓣,大家一般都會隨手將橘子皮給扔掉了,小編想說,你太浪費!,這件「廢物」其實它也是寶貝!!!     橘子皮的臨床功效20則     1.橘皮可以防暈車 在上車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