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頓飯尿4次 攝護腺癌警訊

一頓飯尿4次 攝護腺癌警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劉爺爺一頓飯下來跑了3、4次洗手間,劉先生才發現爸爸似乎為頻尿症狀所苦,帶著爸爸就醫檢查,診治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告訴劉先生,因為攝護腺肥大,已經影響到膀胱功能,爺爺忌於就醫,才會出現頻尿、尿急,甚至尿失禁的症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合併使用能使攝護腺體積縮小的抑制劑。

膀胱超音波 預測腎惡化可能

泌尿科醫師評估劉爺爺下泌尿道症狀的嚴重程度,肛門攝護腺指診與抽血檢查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了解是否有攝護腺惡性腫瘤潛藏,並用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尿流速儀,與膀胱超音波餘尿測量儀,預測劉爺爺的攝護腺肥大嚴重程度,以及未來發生嚴重併發症,像是急性尿滯留、膀胱結石,或者腎功能惡化的可能性。

第2期以下可根治 治癒率高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資料顯示,每年進行腎臟血液透析的人數約6~7萬人,腎臟健康與泌尿系統息息相關,攝護腺癌罹患率,已攀升至10大癌症第5位,50歲以上的男性民眾應每年檢查,在第2期以下者可以根治,治癒率很高,若發現時擴及其他器官且有併發症時,切除雙側睪丸,迅速降低體內睪固酮素,是最快的方法。

經過醫師的詳細解釋與提醒,劉先生這才知道爺爺平時有一些身體不適,卻沒有說出口,也提醒自己要注意父親與自己的身體健康,劉爺爺開始規律服藥之後,生活品質已經恢復正常。(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出現關節痛,又發現尿酸高,不見得都是痛風。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根據門診觀察,不少乾癬患者的尿酸值偏高,還沒出現乾癬病灶就先關節痛,因此往往誤認是痛風,患者用盡方法還是無法改善疼痛症狀,甚至延誤治療時機,最後才發現是乾癬性關節炎作怪。 乾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要活就要安全運動!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不少老年人因運動而跌傷,或沒有運動習慣,肌力下降也容易跌倒而臥床。醫師建議,老年人運動有3大安全原則,考量天氣環境、自身疾病、體能負荷,身體就能愈動愈健康。老年人髖部骨折 死亡率達5成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每10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壯年人、年長者,只要一停止運動十天,大腦海馬迴等區域血流就會明顯減少。 停止運動10天 大腦海馬迴血流減少 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以50歲到80歲有運動習慣民眾為研究對象,運用核磁共振攝影檢查(MRI)觀察這些人停止運動1...

閱讀詳情 »

選擇素食或是葷食其實都是個人的選擇,但重要的是,選擇良好的肉品來源。如果你以為所有的動物都像電視廣告裡,在草地上優閒吃草、被受照顧的乳牛一樣,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以下的畫面會讓你發現,原來人類為了吃,能夠如此的殘忍。 根據lifebuzz的報導,美國動保組織Animal Equality,上傳了一部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