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成類風濕性關節炎苦於共病 生物製劑保生活品質

三成類風濕性關節炎苦於共病 生物製劑保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主因免疫系統異常,導致關節發熱、腫脹,疼痛,還有許多併發症。一名40歲女性糖尿病多年,近年來血糖控制不佳,不論藥物及飲食如何調整,血糖就是居高不下,且四肢關節漸漸出現腫脹及疼痛,早上僵硬嚴重,關節活動不順還開始變形,甚至無法吃飯、開門,連看診都需人攙扶,才發現是類風濕關節炎作怪。

壢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楊宗翰醫師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國內約有十萬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當中約二到三成合併一種以上共病,包含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必需同時併用的口服藥物較多,嚴重影響用藥遵從性。

事實上,RA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好,身體長期發炎,就像糖尿病一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容易心血管硬化。楊宗翰醫師指出,臨床研究發現約5成的RA患者最後是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一線藥物治療不佳 3-6個月後生物製劑接續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線治療以調節藥物為主,疼痛嚴重時會併用消炎藥及類固醇。健保規定,若經傳統藥物治療三至六個月無效,可申請生物製劑接續治療。該名女性患者以生物製劑合併治療三週後,發炎指數從原先破百降至正常,三個月後過高的血糖也大幅改善,之後逐漸減藥,原本以為要打一輩子的胰島素,居然也可以停用,生活也恢復自理。

患者福音! 新型生物製劑可單獨使用

目前已有單獨治療的生物製劑可供患者選擇。楊宗翰醫師指出,新型生物製劑是透過阻斷介白質(IL-6)與受體的結合,可有效抑制發炎。此類生物製劑單獨或合併一線藥物的治療效果相近,對同時需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來說,避免因用藥不規則而導致病情惡化,亦是一種選擇。

關節晨僵、腫痛逾兩週 應掛免疫風濕科診治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與其他的關節疾病混淆,民眾要如何自我察覺?楊宗翰醫師說,當關節腫痛超過兩週、休息或治療後未見改善,且關節疼痛及僵硬的現象在早晨較嚴重,就要懷疑可能是發炎性關節炎(如:RA),應儘速至免疫風濕科就診,透過抽血、超音波等方式確認。

楊醫師也分享,近期有一位60歲男性患者,十年前就因為關節問題就診,卻被當成扭傷治療導致病情延誤,直到症狀嚴重且關節變形,才經過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呼籲民眾,經過積極治療,多數RA患者都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但若是拖延或擅自停藥,不止是關節變形,心血管疾病及血管硬化的風險增加,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7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在網上看到過幾次,但都不全面且沒有整理,今天特地整理了一份圖文版的,再次提醒大家關於食品搭配的誤區,不知道其誤區、不知道其危害是最可怕的!   ▌1.牛奶+巧克力: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草酸鈣,可造成頭髮乾枯、腹瀉,出現缺鈣和生長發育緩慢。   ▌2.糖精+蛋清:同吃會...

閱讀詳情 »

在網上看到過幾次,但都不全面且沒有整理,今天特地整理了一份圖文版的,再次提醒大家關於食品搭配的誤區,不知道其誤區、不知道其危害是最可怕的!   ▌1.牛奶+巧克力: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草酸鈣,可造成頭髮乾枯、腹瀉,出現缺鈣和生長發育緩慢。   ▌2.糖精+蛋清:同吃會...

閱讀詳情 »

通過洗澡幫助身體排毒是自古以來人們常常使用在家進行的養生法。在排毒系統中,你的皮膚也被稱為第三個腎,毒素可以通過汗腺排出。沐浴排毒據說可以在幫助身體排出毒素的同時,吸收水中的礦物質和營養物質,出浴之後你會感到身心清爽。 選擇你時間比較充裕的一天來洗排毒澡,至少要有40分鐘空閑時間。前20分鐘可以用...

閱讀詳情 »

  下巴長痘痘,除了平時要注意清潔衛生、皮膚護理,飲食也很重要。下巴的痘痘,是可以「吃掉」的,那麼下巴長痘痘吃什麼好呢?想要徹底根除痘痘,就要找到痘痘的根源,再從飲食下手。一起來看看如何從飲食上消除下巴的痘痘吧。 下巴長痘痘吃什麼好? 痘痘的出現可能並不僅僅是肌膚本身出了問題,身體機能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