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三級警戒有效!二周Rt值15掉到1 陳時中喊「疫情可控」再拚二周

三級警戒有效!二周Rt值15掉到1 陳時中喊「疫情可控」再拚二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灣齊升三級警戒,全民自主封城究竟有沒有效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給了好消息,觀察疫情是否反轉的重要指標之一的「Rt值」,2周以來已經從最高峰的15降到1.02,陳時中表示,顯示疫情朝向可控的範圍在前進「這個是比較好的情況」、「大家的犧牲跟努力是有效果的」。

過去短短3周,本土疫情已飆破7225例、累計死亡112人。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公布新增274例本土個案,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等數字,皆有下降。

陳時中表示,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截至5月30日止,這波疫情的Rt值為1.02,而最高時是落在5月13日、14日、15日這段時間,Rt值曾高達15, 那時候是非常的高,但經過5月15日雙北升三級,19日全台升三級,目前的降到了1.02,朝向可控的範圍在前進,這個是比較好的情況。

陳時中說,他要感謝全國的人民,還有各地方政府積極的實施應有的作為,這才看到三級警戒的效果,在未來的這2個禮拜,還是要把相關作為維持住,他要告訴全國人民,大家的犧牲跟努力是有效果的,要繼續努力,把Rt值降到1以下。

陳時中表示,當下具體戰略就是不斷滾動式檢討,針對做得不足的、不夠的地方,會滾動檢討,目標要讓發病到隔離的時間縮短,縮得越多,就能控制得越好;另外,要降低重症發生情況,中央也下訂購買抗病毒藥物,像單株抗體藥物,提供給符合定義的輕、重症使用,降低重症,對大家的健康及生命都有進一層的保障,也能減低整體醫療體系的負擔,把可能遺漏的病人,甚至死亡個案能降低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補充,所謂的數值,是評估病毒進入沒有抵抗力的群體時,現在最新數字是1.02,意即每一個病人平均可以傳染給另一個人,通常只要這個值低於1以下,表示疫情就會開始反轉,目前可以看到每天新增的數字有漸緩的趨勢,明後天若沒有太大意外,Rt值可能破1,傳染力就有反轉的跡象。

陳時中強調,盼大家一起來努力,未來2周內還是要把口罩戴好、手洗乾淨、維持社交距離,不必要聚會及外出降到最低,至於相關情色場所,除靠警力壓制下,也要消費者不要去參與這樣的活動,沒有需求就不會有供給,對相關傳播鏈的壓制才有效果。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死亡+15!本土、校正+347! 短短3周疫情飆破7千例、已害112命

支援前線!台灣又有2千基層醫師站出來 願投入篩檢站、集中檢疫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防曬過了頭,恐造成維生素D不足!台灣一項最新調查指出,超過8成上班族維生素D不足,且女性缺乏情形比男性高,越年輕越嚴重。台灣聯安診所心臟科醫師蔡忠文提醒,為了怕曬黑把自己包緊緊、猛塗防曬乳等,會造成維生素D攝取不足,因此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風險。蔡忠文說,該研究是在104年1至3月進行,...

閱讀詳情 »

空氣汙染不只對心肺造成傷害,也會傷害腦部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顯示,居住在台灣大台北及基隆地區的老年人,長期暴露於空氣懸浮微粒(PM10)和臭氧中,罹患阿茲海默氏症以及血管型失智症風險,可達2至4倍。此為第一篇探討60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暴露於空氣懸浮微粒PM10和臭氧汙染...

閱讀詳情 »

via泡麵很好吃,但你知道吃進肚子32小時後會變成?又為何會變那樣?裡頭含的是什麼成份,又會對人體造成哪種致命影響? 90%的人看過後表示不敢再吃了 泡麵,又稱快熟麵、速食麵、即食麵、方便麵,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煮熟食用的面制食品。方便麵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面條硬化,並壓製成塊狀,食用...

閱讀詳情 »

最近網上流傳「就算沒有下雨,原本很清的溪水,只要發現溪水一濁,你只有約 30 秒可逃離」,並配有一段河水暴漲,數人被衝下瀑布的可怕視頻。 請問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知乎用戶,堪輿學高階術士回答: 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不過 30 秒的時間就難說有多嚴格了。 不同的環境,從發現溪水變化到洪峰來襲的時間也會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