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高患者曾「中風」缺乏危機感 失能風險倍增

三高患者曾「中風」缺乏危機感 失能風險倍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四名的腦血管疾病,每年奪走約1萬多人的生命,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一名77歲王爺爺(化名)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日前在家中發現肢體無力,疑似腦中風現象,家人緊急撥打119好在消防人員處理得當,送抵雙和醫院施行靜脈血栓溶解劑,所幸治療後,身體逐漸恢復,現已能生活自理,還能與家人一起外出遊玩。
調查發現竟高達6成民眾 中風未打119急救
衛福部雙和醫院中風中心在一項調查中發現,竟僅低於4成民眾發生腦中風時才撥打119,仍有許有多病人自行騎車就醫或誤信民俗療法,發病時先放血、以針扎手指頭,以致延誤治療黃金期。雙和醫院吳麥斯院長指出,腦中風是造成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腦中風病患發病後,3小時內是黃金治療時間,雙和醫院更是新北市24小時「腦中風緊急處置照護網路」醫院之一,整合跨專科團隊,為病人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辨別中風:臉歪嘴斜手無力 早治療減損傷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說明,腦細胞只要1分鐘沒有血液供應,就有上百萬的腦細胞會死亡,因此,治療腦中風是與時間賽跑。而如何辨別中風四步驟要記得「FAST」,F是臉( FACE) ,A是手臂(ARM),S是語言(SPEECH),如果「一邊手舉不起,一邊臉不太動,講話不清楚」,三種狀況出現其中一種,就要趕快記下時間(TIME),同時打119送醫。不管是在3小時內使用血栓溶解治療,在動脈取血栓需於8小時之內,越早接受治療,神經傷害越少、失能程度越低,未來恢復的情形會越好。
八成中風患者無危機感 醫建議平時最好健檢
陳龍醫師指出,很多病人在電腦斷層裡,會發現舊的腦中風,也不知自已患有三高,這類個案約占八成,發生第一次中風後,三個月內,再發生中風的機會極高。特別是前一個月,較大的腦血管中風,本身危險因子沒有控制好,再發率高且會越來越嚴重。
揪出生活裡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例如三高慢性病患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65歲以上長者等。陳龍醫師建議,就算沒有中風現象,平時健檢也相當重要,評量罹病風險,遇到任何疑問,需徵詢醫護人員意見,並採取更積極的健康管理行動,定期測量血壓、控制三高、戒菸酒、控制腰圍與BMI、規律運動、飲食均衡,遠離腦中風的威脅與傷害。

【延伸閱讀】

國際氣喘指引新政策 不建議單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十月起健保給付乳癌標靶新藥 婦女再續烘焙人生

禿頭了怎麼辦? 「生髮頭盔」拯救頂上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齲齒」即俗稱的「蛀牙」,而要預防蛀牙,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口腔清潔;但是,國人的口腔清潔卻做的很不理想。依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報告指出,成人齲齒盛行率高達90%以上,預防齲齒也是台灣口腔衛生教育推廣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發生齲齒有3要素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紀智文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冬天冷颼颼 正是排寒養氣好時機 天氣變冷了,手冷腳冷全身冷,中醫師卻說,越寒越是排寒的最好時機。 只要說到中醫養生心法,大家一定都對排寒一詞不陌生,走進中醫診所,十個人大概有八個半都會被說體質濕寒,台灣明明夏季又長又熱,到底哪來這麼多寒氣? 不是冬天才會手腳冷 夏天體內聚集更...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打敗年紀 體溫決定健康 陽氣足不足 算的出來 學醫、行醫二十多年,知名中醫樓中亮發現,許多人生重病或病治不好,往往是因為不清楚自身體質,讓自己陽氣不足、體溫越變越冷而不自知。 近年來國人注重健康養生,不少人從健康黃金三角來勵行健康的生活習慣。早餐一杯精力湯,飲食清淡,每天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56歲的賀先生因罹患圓錐角膜病變,雙眼眼角膜向前凸出呈圓錐狀,引起高度散光、視力模糊,多年來配戴硬式隱形眼鏡矯正。然而左眼角膜凸出弧度太大產生疤痕,隱形眼鏡易滑脫無法配戴且眼睛疼痛,視力只剩0.01幾近失明。台北慈濟醫院眼科沈姵妤醫師為他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術後一星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