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萬名新生兒發展遲緩 定期檢查掌握治療期

上萬名新生兒發展遲緩 定期檢查掌握治療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寶寶的平安健康出生及成長,是為人父母最大的盼望。育有一個9個月大寶寶的媽媽最近發現,寶寶聽力與發音似乎有些問題,當家人在跟孩子玩躲貓貓或叫他名字時,總是不太有反應。在兒童健檢後才發現寶寶確實有聽力問題,甚至導致寶寶發音產生障礙。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小兒科醫師楊文理表示,家長平時應觀察、記錄兒童健康生長情形、定期至醫療院所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寶寶的健康問題,及早治療。
楊文理院長說,每位寶寶都有一本「兒童健康手冊」,提供家長用記錄寶寶從出生到上小學前的成長及健康狀況,除了嬰幼兒預防注射外,還包含7次免費健康檢查,分別是出生至2個月、2至4個月、4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半、1歲半至2歲、2歲至3歲及3歲至未滿7歲時合計7次。
檢查內容除身高、體重等生長評估外,還有發展診察。楊文理指出,每一次的檢查結果都要持續按時追蹤,才能確實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以1歲半的兒童為例:已經能夠獨立由坐或躺的姿勢站起、能表達自己意思等,如果有自顧自玩,大人反覆叫喚名字多次不理會等異常狀況時,建議父母盡快帶孩童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評估。
楊文理院長進一步解釋,台灣一年約有上萬名新生兒有發展遲緩的現象,但在兒科門診時常發現部分家長較不了解兒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輕忽寶寶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錯過黃金治療期。3歲前是兒童發展黃金期,家長一定要定時帶兒童至醫療院所接受兒童免費健康檢查及施打疫苗。
台北市衛生局也提供「臺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或具圖像互動化的「兒童發展圖像篩檢互動網(http://kidd.taipei)」系統,協助家長、保母或托嬰機構、幼兒園等教保人員,隨時隨地為6歲前的孩童評估身心發展篩檢,如有發現疑似異常或遲緩情形,可依不同需要尋求臺北市政府早期療育工作團隊所提供的相關資源,包括醫療復健、就學諮詢、親職教育及社會福利申請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8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股四頭肌的訓練,主要可以增加肌肉量,減輕膝蓋負擔,不過除了運動強度高的,也適合有膝蓋關節問題的人,進行肌群復健,只是這部分的伸展動作,強度和進行方式,也不同。因此無論男性或女性,股四頭肌都是非常重要的肌力訓練課題!對男性能看出是否作好重訓基本功,對女性有助於擺脫象腿、肉肉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台灣10大死因中,癌症毫無意外在第1位;乳癌嚴重危害女性生命,占女性癌症死因排行第4位,每10萬名女性就有2,418人因此離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根據統資料發現,喝咖啡可能降低乳癌發生機率,對於喜歡喝咖啡女性,或許帶來意想不到益處。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不少民眾常有頭痛的毛病,若同時合併鼻塞、呼吸困難,就要留意可能是「中鼻甲頭痛症候群」惹的禍。南投一名年約30歲的上班族女性,長年受爆炸性頭痛所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連工作都辭掉在家休養。本來懷疑是偏頭痛,至神經內科求診治療卻反應不佳,轉診至衛福部南投醫院,由耳鼻喉科吳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立體果蠅大腦分子眼前展現,探求腦部神秘跨大步。中央研究院發表,超解析三維光學顯微技術,藉由「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讓觀測角度從細胞層級推展到能看見大1萬倍的組織層級,例如果蠅全腦,未來若用於人類大腦,有潛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的神祕面紗,為組織生理與病理學研究帶來嶄新的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