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無法行走!? 醫師:選對治療才健康

下背痛無法行走!? 醫師:選對治療才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外醫學文獻統計,近8成人一生中,會有一次以上失去工作能力的嚴重下背痛,而引起下背疼痛的原因,多為身體負重過大、姿勢不良、脊椎退化等。臨床上,就有一名52歲陳姓男子,多年前因背痛纏身,進行多次藥物、電療及復健治療後雖有改善,但因工作關係,需長期搬運重物,脊椎負重太大壓迫到神經根,導致右腿麻、痛,甚至無法順利行走,工作也因此耽誤,情急之下才轉診至疼痛科求診。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陳瑞源表示,這名患者近2周無法正常行走,已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外科醫師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不過由於陳先生擔心脊椎手術風險,遲遲不敢開刀治療,之後決定使用內視鏡導引介入性微創手術治療,目前疼痛指數已由8分降至3分。

下背痛主要發生在腰椎,然而脊椎又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骨骼,治療方式就變得格外重要,陳瑞源醫師解釋,傳統下背痛治療,輕則服用藥物或是復健控制病況,嚴重則選擇開刀治療,但開刀需全身麻醉,對於年紀較長或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風險較高;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目前內視鏡介入性微創手術的出現,對於不適合或不願開刀的患者,增加一個治療新選擇,只要在尾椎開個0.9mm的針孔,且僅需局部麻醉,不需住院也不需動刀,就有可能緩解下背痛的困擾。

陳瑞源醫師說明,內視鏡介入性微創手術為一導管輔助治療,手術時將內視鏡放入導管內,利用內視鏡影像確認神經疼痛的位置及病變處,再藉由導管的力量將沾黏組織清除,可透過內視鏡影像避免手術傷及周圍神經,若有較嚴重之沾黏可斟酌使用雷射燒除。不過此手術需自行付費,治療前應與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身狀況的治療。

陳醫師也提醒民眾,平時應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久站久坐、減少身體負重,適當運動也能預防下背痛的發生;若已出現下背疼痛的症狀,請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及早接受治療可減輕藥物的服用量,防止下背痛持續惡化,增進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在台灣,骨髓瘤多好發於70多歲老男人,主要是來自於骨髓的漿細胞惡性腫瘤;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血液科醫師陳尹愷指出,骨髓瘤徵兆較多樣性,包括貧血、骨頭痛、腎臟衰竭等,都為臨床上常見的患者前兆。臨床上,曾有1名70多歲的老先生,因貧血昏倒,緊急就醫後,醫師確診為惡性骨髓瘤所致,所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約占三分之一的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腕部骨折等現象,且男性髖骨骨折率約是10萬分之238,女性則為10萬分之607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醫師周振銘指出,若為髖骨骨折,第1年死亡的機率約占10%至20%,且50%無法獨立生活,對家屬和患者都是不少負擔。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太過潮濕,導致汗不易留出來,悶在體表,就容易使人出現頭暈等現象,以傳統中醫而言,又稱為風濕頭痛;台南開業中醫診所院長陳宥任指出,主要是因頭皮含微血管網,當表濕太重,就會使頭皮血液循環代謝變慢,促使頭皮缺氧造成緊繃,出現頭痛等症狀。尤其若濕氣太嚴重,也會間接影響腸胃功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端午節將至,少不了吃粽子應景,可是要小心,若吃太多,恐造成脹氣、便秘等症狀;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中醫科醫師許博期指出,主要是因粽子為糯米所做,建議最好一天不要食用兩顆,才能避免脹氣等症狀。(照片來源/取自資料庫)臨床上,因吃太多粽子造成脹氣而看診的患者,多以30至50歲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