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再拿拐杖! 老婦水腦術後改善率近9成5

不再拿拐杖! 老婦水腦術後改善率近9成5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87歲的林奶奶,近一年來走路越來越緩慢、不穩,且時常跌倒,記憶力也大幅減退,甚至出現小便失禁的情形,原以為是年紀大了理所當然,但久而久之,林奶奶開始不願與人溝通,原本一家和樂融融的氣氛也逐漸消失;直到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林奶奶罹患了水腦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榮東表示,失智從外觀上看來,多有表情呆滯或是茫然,有些容易跌倒,也可能忘了關瓦斯而引起火災,甚至會尿褲子,家屬通常會帶至身心科就診,卻輕忽了罹患水腦症的可能,導致治療效果有限。

水腦症大多出現在65歲以上,主要原因是腦脊髓液堆積造成腦積水,腦脊髓液並非一灘死水,它經由腦部下流至脊椎管腔,再迴流至腦部,若出現進出不平衡的現象,就會造成腦積水。以往可從頭部施以腦積水引流術改善,但患者多數已高齡,且無立即的生命危險,使患者及家屬卻步,選擇放棄手術治療;但水腦所呈現的神經症狀,會嚴重影響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

劉榮東主任進一步說明,現已有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將導管經由腰椎穿刺置入脊椎管腔內,另一端置入腹腔內,導管中會連接壓力控制閥。手術後,可視病人程度,由體外調控其壓力,進而達到改善患者水腦症狀,且風險降低,接受度高,手術過程短,第二天即可下床走路,住院觀察兩到三天即可出院,家屬也較不會擔心手術的危險性。

前述案例中,林奶奶理應施行腦積水分流手術,但考量患者年紀已大,且伴有高血壓病史,不適合採取腦部手術,與家屬討論溝通後,劉榮東主任建議採用腰椎腹腔引流手術。術後狀況持續改善,林奶奶開始願意與人交談,臉上也浮現近年來未曾出現過的笑容,甚至不需再拿拐杖,可以走出戶外,大幅改善了生活品質。

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外科與神經內科、精神科合作,自兩年前開始施行腰椎腹腔引流手術,至今已完成82例此項手術,症狀改善率高達94%,特別是行走的穩定度及呆滯改善尤為明顯。劉榮東主任呼籲,若有步態不穩、認知功能減低、偶爾尿失禁且有腦積水的長者,家屬可與醫師進一步討論,接受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可大幅改善患者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2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隨著新冠疫情趨緩,口罩需求量開始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經濟部決定,6月1日開始國內口罩銷售,一般零售與實名制共同實施,如果民眾覺得14天9片不夠用,可以自行到各通路自行購買。同時口罩生產商可以接境外單,據傳目前已經有上億片訂單,國內口罩廠商對於外銷都磨刀霍霍。 ...

閱讀詳情 »

「藥太大顆,我吞不下去,可不可以剝半或磨粉呢?」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在用藥時難免會遇到藥丸太大顆,10次會有9次卡在喉嚨的窘況,面對這用藥疑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蘇柏名藥師表示,因藥品而異,除了一般口服壓製錠可以磨粉之外,其他類劑型設計本就有其特殊目的,剝半或磨粉服用,往往會失去設計此類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距離零新冠病患不遠了,目前仍在醫院隔離治療僅有15人,如果6月7日持續沒有本土病例,國內各項活動將解封,各界眼光現逐漸望向邊境政策上,隨著已經有國家疫情趨緩,台灣何時開放國際出入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民眾養成防疫新生活,就是超前部屬在為開放邊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昨(26)日新增31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71,405例(含70,330例排除),其中441例確診,分別為350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19人解除隔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