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再聞癌變色! 肝癌有望百分百治癒

不再聞癌變色! 肝癌有望百分百治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ㄧ名60多歲的江先生,近幾個月來因腸胃不適,進而到家附近的醫院檢查,診斷出左右肝臟有多顆惡性腫瘤,後轉診到台北慈濟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經醫師評估,江先生的肝癌已經轉移到骨頭,成晚期的肝細胞癌;因肝癌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有限,他開始接受較新的免疫治療藥物控制肝腫瘤,至今已超過半年,江先生的肝腫瘤漸漸縮小,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晚期肝癌標靶藥物療效有限 免疫藥物療效高達20%

近年來,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有許多重大突破,並被廣泛應用到各種癌症治療中。美國FDA去年核可免疫藥物在肝癌的新適應症,我國衛福部也在今年核可使用於肝癌患者;臨床研究顯示,對於對標靶藥物治療無效的晚期肝癌患者,免疫藥物的療效甚至可以高達20%。

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許景盛主任表示,晚期肝癌患者若未接受治療,一般而言一年的存活率不到15%,因此國際肝癌專家建議給予標靶藥物,作為晚期肝癌患者第一線的標準治療方式,但療效約只有5%的效果;因此,臨床上還會合併各種肝癌的治療方式,如手術、消融治療(RFA)、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TACE)、肝動脈灌注治療(HAIC)及放射治療(RT)等,希望協助病人得到更好的療效與生活品質。

免疫+標靶雙管齊下 晚期肝癌治癒現曙光

許景盛主任進一步指出,無法做腫瘤切除手術的肝癌病患,一般預後都非常不好。除了免疫藥物外,目前還有許多其他肝癌治療藥物正在第三期的臨床試驗中,相信未來五年內可提供肝癌患者更多更好的選擇。而2018的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中,免疫療法與標靶藥物合併療法的初期臨床試驗,發表許多相當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療效甚至可以接近100%,讓肝癌變成可以治癒的慢性疾病。

留意身體變化 及早發現治療身心負擔低

許景盛主任提醒,肝臟本身沒有神經,是沉默的器官,當出現症狀時,往往已是相當嚴重的病症,因此民眾應多留意身體變化,並定期檢查身體,才能更早發現病兆,將癌症帶來的身體、精神、經濟與社會上的負擔和影響減到最低。而若確定罹患中晚期肝癌,也不用過度沮喪,因為現在的中晚期肝癌治療與以往大不同,新的免疫療法與標靶藥物療法帶給肝癌患者更多希望,結合其他療法,還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社會高齡化,老年人生活也成為現今社會注重的議題,根據董氏基金會2020年最新調查指出,臺灣60歲以上民眾,經常感到孤單者,明顯憂鬱情緒比例較高,且較不滿意現有生活環境。為了鼓勵銀髮族也能從生活中找樂子,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心理健康宣導計畫,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68歲的陳先生本身是高血壓患者,長期服藥控制中,日前因準備接受手術,麻醉科醫師表示手術前需空腹一段時間,陳先生詢問是否應該繼續服藥?在術前麻醉評估時,特地詢問麻醉科醫師,血壓藥該不該吃?要怎麼吃?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科林士涵醫師說明,高血壓是現代人常有的文明病之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防疫專家建議擴大篩檢,不過,陽明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只有政府效能越差、人口結構越年輕、病床數目越少的國家,增加新冠肺炎檢測數目,才能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至於其餘國家,如台灣,廣篩則不見得有用。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吳俊穎、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62歲女性,經常抱怨背部及腰部酸痛、手臂酸麻,使用止痛藥膏情形會改善,但不久即復發。她每天在小吃店工作,必須站立9個小時,雙手不斷的活動,平常沒有運動的習慣。就醫後診斷為長期不運動及老化造成的肌肉萎縮,以致無法負荷原來工作,造成肌肉受傷,囑咐患者請假休息,並給予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