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只好發在冬季! 夏日也要小心腦中風

不只好發在冬季! 夏日也要小心腦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大多數民眾認為,腦中風只好發在冬季,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統計,腦中風求診率分佈平均,並非冬季最高;任何季節都有可能發生腦中風,夏天發病多因炎熱,使身體水份流失過多,造成血液黏稠阻塞,加上室內外空調溫差過大,造成血管異常收縮所致,所以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的慢性病患要特別留意。

水分流失血液濃稠 冷氣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也易腦中風

腦中風發生率隨年紀而增加,平均75歲以上民眾,8人中就有1人曾發生腦中風。一旦發生腦中風,每小時就會加速腦部老化3.6年。醫師指出,夏季炎熱使身體流失過多水分,造成血液濃稠而易阻塞,吹冷氣溫差大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也容易腦中風! 

4.5小時內用血栓溶解劑 腦損傷率可降4成

若及時發現腦中風,4.5小時內送醫可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療,可降低失能風險。以高雄市而言,65歲以上人口逾40萬,而地區幅員廣大,平均送醫車程需要1.5小時,佔去1/3時間,所以提升民眾腦中風的認知,儘快就醫處理更是重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趙雅琴醫師表示,腦中風治療包含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及動脈血栓移除術,若在腦中風發生的4.5小時內送醫診斷,先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可幫助4成患者遠離腦損傷機率。

高醫特設「超急性腦中風治療機制」 盼提升75%溶栓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也設立了「超急性腦中風治療機制」,整合急診、神經內外科、放射科與檢驗室跨科團隊,在腦中風發生4.5小時內儘速提供病友合適治療,目前因腦中風到院求救案例中,團隊最快能在40分鐘內完成評估,並於60分鐘內協助病友施打血栓溶解劑;過去五年來已成功救護超過4200人,他們也立下2020年目標,提升75%溶栓率,希望更進一步守護高雄居民健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登強副院長分享,高醫一直以來肩負南部民眾的健康責任,今年邁入62週年,未來也會繼續在腦中風領域投入更多心力,進一步提高腦中風治療率。

逾9成病患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民眾認知度有待加強

研究指出,96%民眾未及時就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趙雅琴醫師分析,通常民眾對腦中風認知度不足,例如腦中風後仍自行開車、搭車就醫或送至無法處理腦中風的醫院,也有不少民眾以為是年紀大,短暫四肢無力,有的甚至誤信民俗療法而延誤就醫。

FAST口訣 腦中風送醫不猶豫

提醒民眾,謹記「FAST」口訣:「Face」臉部表情是否對稱;「Arm」抬高平舉雙手,觀察是否一手無力而垂下;「Speech」說話是否口齒清晰;「Time」明確記錄發作時間,並在3小時內即刻撥打119送醫搶救。

【延伸閱讀】首份泌尿健康調查出爐 5成中世代曾尿失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工作繁忙、三餐不正常,很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但不要以為一定要出現火燒心等症狀,才是胃食道逆流;事實上,不少人長時間咳嗽,吃了感冒藥等仍無法好轉,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所引發,因此一旦發現久咳不癒時,應趕緊就醫診斷,找出病因、對症下藥。一般認為,胃食道逆流主要是胃酸逆流到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位89歲女性,30年前,曾作過冠狀動脈繞道術。最近1、2個月,大約每兩天會胸痛一次,但很快就會緩解,經診斷檢查後,發現有心肌缺氧變化,藥物治療一週後症狀仍持續;另一名77歲男性,因走路時會喘,必須每走一小段路要停下休息,但如果沒有活動就不會喘。2位個案經由基隆醫院心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胃食道逆流、B型肝炎帶原合併脂肪肝的病人,要減重才能把病情控制得更好,甚至能減少藥物的使用。然而,減肥最怕開胃,但為什麼身邊的瘦子都越吃越瘦?到底有什麼東西是吃再多也不會發胖?如何贏了體重數字與健康?想必是很多現代人想追求的共同夢想。根據《我這樣...

閱讀詳情 »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三大營養素比例分別為——醣類(碳水化合物)50 ~ 60%、脂質 20 ~ 30%、蛋白質10 ~ 20%,可見「醣」的重要性。 「穀類」、「糖類」的食品,如烘焙、麵條、麵粉、糖果等,這些食物都和我們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 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