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發燒咳嗽、血氧低 新冠病毒還會鑽「腦」造成神經長期後遺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從疫情一開始爆發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年半,仍然持續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但除了最廣為人知的發燒、咳嗽、胸悶、易喘、血氧降低等症狀之外,醫師提醒,新冠病毒同時還可能感染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無孔不入,更得小心新冠病毒對腦神經造成長期後遺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莊淵丞表示,正常人體中的腦及神經組織受到血腦屏障的周密保護,不會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輕易通過,但新冠病毒可使組織發炎、產生縫隙後進入腦神經開始肆虐。

一旦病毒入侵腦神經,可進一步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等狀況,此時會感受到頭痛、肌肉疼痛、肢體乏力、嗅覺味覺的改變及喪失等不適。當病毒感染腦幹時,人體更會無法察覺缺氧的危機,導致猝死。

莊淵丞警告,大腦中的血管也可能成為病毒攻擊目標,當血管發炎受到傷害之後,原本提供給大腦的養分及氧氣會減少,影響到腦部運作,患者會感到白天容易疲倦嗜睡、夜間失眠、記憶力減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等;更糟的情況是腦血管血栓的產生,伴隨而來的腦出血、腦梗塞會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損,甚至死亡。

莊淵丞說,理論上大腦細胞組織受損會增加後續發生退化性疾病,包括早發性失智、帕金森症等疾病的機會,不過,這種看法是否正確仍有待更長時間的觀察追蹤。

莊淵丞提醒,許多研究指出,神經症狀的發生機會跟患者本身健康狀況、慢性疾病的存在、免疫能力等息息相關,當患者已產生新冠重症而免疫力急遽下降時,會更加容易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所以已轉入加護病房,已使用呼吸器或長時間染疫PCR檢測仍呈陽性的患者,都會是可預期的高風險族群。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被嗆「賴帳」陳時中認了給付不合理 診所打疫苗加碼:打一人領200

【有影】柯文哲認王必勝「沒貢獻」 陳時中力挺回轟:講這樣的話不厚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校園正在全面開打BNT疫苗,由於12歲至未滿18歲的青少年接種BNT疫苗最怕發生心肺炎或心包膜炎的副作用,讓不少孩子在接種之前仍然有點怕怕的,但國內醫師強調,不需過度緊張,其實只需規律作息,避免接種在前、後幾日劇烈運動,把接種疫苗當成日常生活一部分即可,且接種疫苗...

閱讀詳情 »

Delta病毒株入侵台灣,你需要知道,為什麼Delta病毒株值得警戒?以及它可能造成哪些症狀,與一般的新冠病毒染疫症狀似乎不同。作者 編輯 AndreaDelta病毒襲台!起源於印度的Delta變種病毒,之前已經侵襲美國與亞洲許多國家。日本高達近9成感染者,韓國的Delta病毒感染也佔7成。美國衛...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行政院長蘇貞昌9/24到立法院進行3+11決策補充報告,向人民道歉但強調沒有證據是疫情破口,衛福部長陳時中也稱3+11跟800條人命有什麼關係。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此痛批,死了800多人卻是用這樣傲慢的態度,你就是這種人嘛,以後不必再多講什麼。 3+11補充報告今送立院,蘇貞昌道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境外移入個案有6例來自緬甸,6例都是境外生;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緬甸(案16292至案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