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同的肢體鍛煉讓不同的器官受益~男人常按這裡居然可以壯陽!!!

不同的肢體鍛煉讓不同的器官受益~男人常按這裡居然可以壯陽!!!

不同的肢體鍛煉讓不同的器官受益~~

●一、小跑運動健腦 
當你感到大腦疲勞或者短暫的精神恍惚時,最好的辦法是跑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健康專家萊斯提出的妙招是:到室外去跑一陣子。他就此問題對很多人作了長期觀察,並做了有關的實驗,證實大腦疲勞時,跑步最有效,可使腦功能恢復到58%,而吃藥只能恢復到40%---50%。

●二、下蹲運動強心
常見一些人從蹲位站起時出現眩暈感,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可忽視心臟功能這個主要因素,常做下蹲運動可改善此症狀。方法是雙腿屈曲,屈曲的程度量力而行,體質好者可全蹲,蹲下後停幾秒鐘再站起來,老年人可半蹲,或只略呈曲膝狀,逐漸加大下蹲的深度。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下蹲30--40次即可。

●三、扭腰運動健胃
腸胃功能不佳者宜做扭腰運動,站立後,兩膝分開與肩同寬,放鬆上身,將腰部最大限度地轉向一側,然後轉回來,再轉向另一側,如此反復。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做100下,可使腸胃功能得到改善。

●四、屈指運動養眼
每天早晨,將小指被動向掌心做屈曲運動,然後向掌背伸展動作,各做十餘次,對視力有益。奧妙在於小指外側基部有一個穴位,按摩刺激此穴對老花眼及眼睛生翳有一定保健療效。

●五、多笑運動強肝
巴黎著名醫生亨利.呂班斯博士稱“笑是一種類似於原地踏步的鍛煉方法”。人在笑時,面部表情的運動,使胸肌與腹肌也參與共振,對肝臟等消化器官起到鍛煉與“按摩”作用,促進肝膽蠕動,增加膽汁分泌,有助於增強肝功能。南斯拉夫醫學博士波卡斯要求“男子每天笑14--17次,女子每天笑13--16次”,奧秘之一就在這裡。

 

●六、跳躍運動壯骨
美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以絕經前的女性為物件進行觀察,發現每天堅持上下跳躍(或跳舞)的女性,一年後其骨密度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的髖部增厚了3%。究其奧妙,乃是跳躍運動加快了全身血液迴圈,而地面的衝擊力又激發了骨質的形成。只要每天堅持做50次跳躍運動,就能收到預防骨質疏鬆的效果,如跳繩、踢毽子等運動形式均可。

●七、捏指運動壯陽
我國俗語有“十指連心”之說。手指與人體經絡有密切的關聯,尤其食指,是手陽明大陽腸經的通路。食指尖端有“商陽”穴,經常刺激此穴,可以強精壯陽,推遲性衰老。方法是用手指捏弄食指,或按摩食指“商陽”穴,每次2--3分鐘,早、中、晚隨時可做。

●八、跪拜運動護脊
脊柱是人體後背正中的骨性支柱,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等幾個部分。最易犯病的頸椎、腰椎對中老年威脅最大。如果你能模仿磕頭作揖的動作,使脊柱的關節、肌肉、韌帶在有節奏對於伸縮中得到鍛煉,從而使氣血流暢,脊柱獲得充分的氧氣及養料供應,自然強健少病。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點類固醇藥水,差點因為角膜穿孔險失明!一名77歲女士去年2月底,因肺炎住院,主治醫師於住院中觀察到右眼角膜外觀異常,因此,請眼科醫師會診。根據病史詢問,該位女士本身有乾眼症及青光眼病史,住院之前曾出國旅遊,過程中有較長時間使用類固醇藥水,推斷是類固醇抑制免疫反應,造成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期國內陸續確診家庭、醫院群聚感染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本土病例數已超過境外移入病例數,且有感染源不明個案,皆為社區傳播的警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因應防疫需求,強化對於公眾集會的評估管理,經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指引、諮詢專家並與相關部會研商,修訂公布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病毒也會感染毛小孩嗎?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4日表示,一隻狗兒反覆檢測病毒陽性,懷疑低度感染。台大獸醫學院教授劉振軒表示,確診者接觸過的東西有機會被污染而非感染,因此病毒在狗的口鼻內可能只是機械式汙染,屬於暫時性停留,也表示貓狗和人被感染受體不同,研判人畜共通感染機率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澳洲演奏家確診COVID-19(武漢肺炎)個案,由於患者在台時間全程未戴口罩,相關行程與接觸者相當受到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框列419名接觸者,須要立刻檢驗共有7位。另外,歐洲疫情快速發展,排除中國大陸,累積病例已超過亞洲,法國、德國、西班牙提升旅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