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坐血糖雲霄飛車! 從連續血糖監測學會專屬控糖方式

不坐血糖雲霄飛車! 從連續血糖監測學會專屬控糖方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編織糖尿病共照網 基層診所成控糖好鄰居

量血糖是糖友每天的例行公事,只要血糖控制得宜,免疫力與身體狀況都與能與一般人無異。各縣市也在基層診所合作下,組織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讓糖友能臨近就醫及諮詢,成為控糖好鄰居。

糖尿病共照網診所腎臟專科呂國樑醫師指出,理想上鼓勵病人一天量7次血糖,但這有相當大難度,因為患者可能怕痛,加上需要試紙,只有剛開始罹病的患者動機比較強,卻往往很難持之以恆。基層診所方面,糖友覺得身體有狀況,或是對糖尿病有困惑時,住家附近就有可近性高的診所,能提供醫療協助及衛教,對糖友而言就非常方便。


不坐血糖雲霄飛車! 從連續血糖監測學會專屬控糖方式

▲糖尿病共照網診所腎臟專科呂國樑醫師

連續血糖監測 24小時呈現血糖趨勢

血糖控制一大重點是減少血糖波動,像是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就因為飲食及藥物影響而不同,扎針測血糖只能得知當下血糖值,無法了解波動趨勢。

近幾年連續血糖監測CGM興起,能24小時全天候每5分鐘偵測血糖值,在手機APP直接看出血糖高低變化趨勢,甚至醫療院所也能即時遠端掌握糖友血糖變化情形。

呂國樑醫師說,配戴連續血糖監測,當血糖值太高或低血糖發生前,CGM就能提早10-60分鐘提醒患者,使用者能馬上透過調整飲食或藥物,讓血糖回歸平穩。

淡水馬偕醫院兒童內分泌黃世綱主治醫師表示,連續血糖監測目前也有適用於兒童糖尿病患身上。父母即使在工作時,手機只要跟雲端資料有鏈接,也能即時知道小朋友在學校時的血糖狀況。若是機器發出警報,告知有血糖過高或低的情形,父母能即時跟老師學校護理人員通電話進行處理。


不坐血糖雲霄飛車! 從連續血糖監測學會專屬控糖方式

▲淡水馬偕醫院兒童內分泌黃世綱主治醫師

Time In Range 控糖新指標

連續血糖監測興起,讓「Time In Range, TIR (血糖目標範圍內時間)」也開始備受重視。研究發現,TIR比例越高,糖化血色素就越好。

黃世綱醫師指出,Time In Range最好能控制在70%,也就是一整天24小時有16個小時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目前研究普遍認為,病人Time In Range的達標率很高的話,能和糖化血色素一樣代表病人這段時間控制血糖的理想程度。

從CGM找出異常血糖狀態 控糖更順利

連續血糖監測每7天要更換,雖無法完全取代血糖機,但能讓糖友在使用期間,找出以往沒發現的血糖異常狀態,深度了解生活習慣對血糖波動的影響,醫師建議,血糖難控制或有減重打算的糖友,可以考慮連續血糖監測,找出自己的專屬控糖方式。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來襲!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針、連續血糖監測更EASY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入秋日夜溫差大,民眾容易因身體調適溫度不良、免疫力不足,而感冒生病。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表示,平常可多補充鋅含量高、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海鮮類、深綠色葉菜類,能增加新陳代謝,提升免疫力,達到預防感冒的效果。鄭金寶指出,鋅是人體的重要元素,能幫助免疫力系統酵素合成,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遠離毒品、預防藥物濫用已是全民共識,但普遍存在的錯誤認知卻令人憂心!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北區反毒教育資源中心調查發現,有近3成民眾不知該如何正確尋求醫療協助及改變用藥行為;還有近3成7的人認為,出入網咖或夜店並不會染上毒癮,顯見民眾對毒品藥物濫用和高危險場所的防範仍不足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近日國內發生油品安全問題,有人建議回歸古早,改用豬油或椰子油;對此,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玲貞表示,現代人吃肉多又動得少,若以動物油脂取代植物油脂,人體會缺少無法合成的脂肪酸,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圖片來源/取自資料庫)蔡玲貞指出,大部分動物油脂,如豬、牛、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洗臉方式不正確,恐讓肌膚更乾燥!入秋溫度明顯降低,天氣也變得乾燥,皮膚容易發生缺水等問題,尤其是臉部肌膚既敏感又脆弱,更會發生乾癢等症狀。醫師表示,秋冬肌膚油脂分泌量下降,應避免過度清潔,否則皮膚會更乾燥,建議洗臉時使用冷、涼水,由內而外按摩約30秒即可。開業皮膚科醫師李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