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不執著的幸福: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智慧1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古時候有個能征善戰的將軍,非常喜歡收集古董。有一天,當他拿著一隻清朝的青瓷杯在手中把玩時,突然一個不小心,瓷杯溜出手外,將軍連忙一個射步,及時將正往下的瓷杯接著。不過,他卻是嚇出一身冷汗,全身無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將軍心想:「平日我率領百萬雄軍南征北討,出生入死,卻是從來沒有害怕過,今天怎麼會為了一隻瓷杯,受到如此的驚嚇呢?」

他就想通了一個道理,原來當我們的心貪著於甚麼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繫縛在那裡,不得自在而受苦無窮。於是,將軍把瓷杯一丟,瓷杯雖粉碎在地,他的心情倒是海闊天空,無牽無掛,又回到了昔日的豪情壯志。

大師父開示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內心無貪即可離開繫縛,這是值得我們用功的自在心境。

一般人不知道學佛,不知如何尋找清淨的解脫道,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迷戀於世間的欲樂。有些人重視財富,看不透財富乃五家所共有,一場火災、一場水災,或者敗家子等等,都會令我們的財產隨時消失,無法永恆保存,所以它也沒有辦法讓人的內心得到安樂。

有些人卻希望自己居高位、掌大權,喜歡掌聲、渴望讚美,而受到名位的繫縛。也有人放不下對親緣的眷戀,此深細難捨的繫縛,會令人在生離死別之際痛苦難當。而人們最摯愛的是自己的性命,想要無病延年,但也是避免不了面對死亡的到來。

這些現象都如同有名的四非常偈所述:「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總之,世間樂事終究不能依靠,不可貪著,當我們能確實體悟一切無常,內心就會想要尋求一個歸屬;而我們的究竟歸屬就是「覺知、正心、清淨」永恆不變的自性三寶。

本文摘自《不執著的幸福:大師父教你頓悟的55則智慧》一書

不執著的幸福: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學習佛法前一定要讀的幸福法則。讀它,然後了解佛法!
★本書不說大道理,只從55則故事帶你輕鬆領悟佛法。
★學會佛陀的智慧,讓你不用再汲汲營營的憂愁煩惱,練就一種怡然智得的輕鬆自在。
★幸福不一定是擁有,不執著才能讓你幸福

 

 

幸福不一定是擁有,不執著才能讓你幸福

    
  生命充滿了各種情緒與情感的交織,
  其實得到不一定幸福,幸福不一定是擁有。
  得到也不一定是快樂,快樂也不一定是擁有。
  只有不執著,沒有粘著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我們常問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沒有人看到?
  為什麼她總是看不到我的情意?
  為什麼每次出門都事事不順?
  為什麼我總是活的不快樂?

因為你太過「執著」,你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別人的想法和別人的態度,卻忘記你活著是因為你自己。本該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快樂,卻一直將目光向外望去。

本書透過大師父的55則小故事教你「不執著」的學佛智慧,讓你能夠活的自在也能活的幸福。


作者簡介

淨明


於追求真理過程中,曾研究超自然科學,以及超自然現象。許多不解之謎,於佛門中獲得解惑。從此結了佛緣,並有幸於道場中當任淨人。1990年開始勵志 研習佛法,並以《大智度論》般若空觀為主要學習思想。著有《心相知機》 (一)、(二),《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不淨觀》、《佛事儀軌》、《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總表解》。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不需過度恐懼老後,面對老年的美好 最近人們真的更青春!年輕無比!為初診的患者檢查時,從病歷表上的年齡想像再看到本人,很多時候年輕得令我驚訝。看起來年輕雖然是好事,但是令我在意的,是人們對於「老化」抱著太過負面的印象。的確,年老會使人身體衰弱,而且,跟著年老而來的就是「死亡」,...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神聖幾何的能量提醒 陸聖喆   我是阿爾發,也是歐米茄;是最初,也是最終;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探討神聖幾何的書籍中都提到,神聖幾何是接通另一個次元的通道,這個說法或許太杳然,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世界充滿著看不見的能量,甚至可以說我們是在能...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與大師對談 專訪家族動力排列大師維多 完整來自看見缺憾 向生命每個經驗說「是」 走近約好的茶館,一進門,迎面而來的是這位身材高大魁武的受訪老師維多。雖說他的外形粗獷,但眼神卻柔和,帶出了他細膩與敏感的特質。與其說敏感,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敏銳,...

閱讀詳情 »

情緒低落、自責等各種負面情緒容易讓人覺得“心累”,累積在心就會變成“心毒”,影響工作、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甚至損害人體健康,讓人陷入諸事不順的惡性循環中。怎樣排出“心毒”、好運緊跟隨?學習下面10個心靈排毒術,堅持下來、養成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