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封城!韓國新增病例趨緩 《科學》期刊如此分析

不封城!韓國新增病例趨緩 《科學》期刊如此分析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韓國經歷「教會疫情」,至3月18日凌晨為止,累積確診人數共有8,413人感染,不過新增案例從2月29日高峰時的909例,3月18日新增只剩93例,而且沒有大規模封城,怎麼辦到?權威期刊《科學》分析,韓國從2015年MERS疫情學到教訓,提升院內感控、防疫修法,並且此次疫情中採大規模篩檢,已檢測27萬人次,進行隔離、追蹤,是最大關鍵。

韓國防疫奏效 大規模篩檢是關鍵

《科學》報導,新南威爾斯大學傳染病學家Raina MacIntyre表示,韓國經驗證實「大規模的篩檢是控制流行病的關鍵」,而後續追蹤、隔離也同等重要。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統計,韓國檢測27萬人,等同每百萬居民中進行了5千多次檢驗,相較美國,每百萬居民只進行了74次。

MERS疫情學到教訓 提升法源、院內感控

報導指出,南韓從2015年MERS疫情學到教訓,當時一名南韓商人確診,感染186人,36人死亡,包含醫療人員、病患,共隔離 1 萬 7 千人,費時2個月才平息,意識到檢測、院內管控的重要,並賦予政府從確診案例收集手機、信用卡等個人資訊,進行疫調、隔離措施的法源。

因此,在中國爆發疫情後,韓國與開發商著手研發檢驗試劑,2 月 7 日獲准,並送至各地衛生中心,但11天後新天地教堂群聚感染大爆發,12天內激增 2900 例。高麗大學傳染病專家金宇柱表示,病例爆量淹沒了檢驗能量。

不靠封城 韓國做了這些

高麗大學的流行病學家Chun Byung-Chul回憶,起初危險病患優先住院,輕症送至指定醫療設施觀察和治療,若連續兩次陰性則出院。至於親密接觸者、無症狀者,自我隔離14天,政府每天打2次電話訪查,若違規外出,將面臨1000萬韓元、1年刑期。

即使如此,大邱慶北地區仍耗盡病床,有4名患者死於家中。不過,隨著隔離奏效,政府宣導洗手、戴口罩、遠距工作、線上教堂,疫情逐漸趨緩。

該媒體稱,在歐美疫情暴增之際,韓國已成防疫典範。金宇柱對此表示,韓國是民主國家,封城非合理選項,經驗值得學習,但也警告,疫情隨時都可能復甦。

首爾大學傳染病專家吳明堂則認為,策略成功言之過早,目前病例下降主要歸因於新天地教堂傳染獲得控制(近5千例,佔韓國病例60%),但韓國持續出現客服中心、療養院等群聚感染,強調需要更多流病數據。

參考資料:

Coronavirus cases have dropped sharply in South Korea. What’s the secret to its success?

【延伸閱讀】

防疫期間健康不延誤 看診拿藥醫師這樣建議

擺脫近視新選擇!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 截口小、降角膜移位機率

防武漢肺炎注意消毒! 辦公室出動殺菌機器人,這家員工上班更安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5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歲的陳小姐原本個性溫柔婉約,近一年來卻變成猛虎出閘,動輒亂發脾氣,家人懷疑她可能精神出問題,就診後才知是更年期症候群,但她反駁「我沒停經」,還未到更年期。更年期前後 狀況百百種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停經前也會有更年期症狀,被稱為「更年期前期」,家人需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OH!都幾點了,還在睡,每天只會打群架,還不趕快去學校念書!」父親生氣的說。大頭(化名)高中肄業,因自己不愛念書,在學校生活得很不快樂,經常蹺課,最後因為缺課太多而遭退學,已經路續換讀三間學校。某天在朋友的聚會,朋友的朋友拿摻雜毒品的香菸給大頭,並慫恿他說這菸很特別,...

閱讀詳情 »

給孩子吃「甜」要節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 大家都知道攝取過量糖分會對人體造成負擔,然而喜好甜味是孩子的天性,面對生活周遭充斥著含糖食品,爸媽該如何避免小寶貝吃進太多糖分呢? 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表示,常見的砂糖、冰糖、方糖或紅糖等,其實都是加工精製後的蔗糖,無論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一名年約25歲男性思覺失調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因藥物副作用,開始狂流口水,講話時,嘴角會滴下口水,睡覺也常被口水嗆醒,醫師常擔心他因口水嗆入肺部而引發吸入性肺炎。後來接受中醫治療,流口水現象才大幅改善。抗精神藥物苦寒 容易產生副作用收治上述患者的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