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北騎到宜蘭引爆「尾椎劇痛流膿」 多毛男學生竟是罕見潛毛症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一路機車騎到宜蘭,一名18歲男學生,尾椎處便開始感到異常疼痛,還出現反覆流膿的情形,只要一坐在硬地板上,整個人痛不欲生,跑遍醫療院所卻遲遲找不出病因,最後才確診為罕見的「潛毛症」,經手術切除患部後,這才終於不再坐立難安。

原來該名男學生天生體毛較一般人濃密,去年和同學從台北騎車到宜蘭遊玩,沒想到竟引發一連串不適,尾椎部位異常疼痛,且尾椎部位皮膚傷口出現紅、腫、流膿等症狀,無法久坐,一開始以為是肛門廔管,但始終未癒,之後陸續又看過了骨科、神經外科、皮膚科等,都無法確診並根治。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說,「潛毛症」又稱「藏毛竇」,是一種少見的皮膚上含有毛髮的竇道,此類竇道最常見於骶尾部,臀裂上方二分之一的皮下感染,通常很難自癒,有時被誤診為肛門廔管、局部蜂窩性組織炎感染,或皮膚膿瘍。

鄭旭棠指出,潛毛症為後天性少見的疾病,在美國約每10萬人有26人罹患,常見於男性、體毛旺盛、肥胖者,通常於青春期後發病,17歲以下少見,19歲以後者漸增,25歲以後達到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美等國發病率高,是因士兵均有長期乘坐吉普車的經歷,所以又被叫做「吉普車病」。

鄭旭棠指出,潛毛症主要是骶尾部臀裂上方二分之一處受到重力拉扯,皮膚牽扯毛囊底部最脆弱之處,使毛囊破裂造成急慢性膿腫反覆發作,或產生反覆溢出分泌物的竇道,同時伴有與周圍皮膚不相連的毛髮從竇口中生長,若無感染常無症狀,只覺骶尾部凸起,有時感覺骶尾部疼痛和腫脹。

治療方面,醫師表示,在急性感染出現膿瘍時,需進行膿腫切開引流,並處理感染問題;如果像該名男學生屬於疾病慢性期,則建議進行完整的手術切除,盡量將腔內的肉芽組織和毛髮徹底清除,爭取治癒的機會。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冠肺炎「偽陰性確認」試劑來自中國 食藥署證實專案進口2千人份

國內旅遊不喊停 陳時中給答案:做到這3點條件那就可以!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50歲女性日前左側耳朵有耳鳴的聲音,時有時無,同時有明顯耳道搔癢感,但無劇烈耳痛。醫師初步診視,以為又是常見的輕微外耳炎患者,殊不知以耳鏡檢查,發現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蟲子,再以內視鏡詳細檢視,發現此昆蟲像極了「隱翅蟲」。  未免夜長夢多,必須立即將此蟲蟲危...

閱讀詳情 »

為何只要走路 就能預防憂鬱症與失智症呢? 剛剛已經提過,每天步行一定的距離,不只生理層面,就連精神層面的效果都值得期待。 舉例來說,你知道近年病例不斷暴增的憂鬱症,其中一個有效的治療法,其實是走路嗎? 歸根究柢來說,運動不只影響到肌肉與血液循環,也影響到人體許多部位。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nb...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香港爆發第4波疫情,本土個案激增,傳出多數跟「跳舞群組」有關。根據港媒報導,香港娛樂圈大亨林建岳的64歲前妻謝玲玲,曾到「跳舞群組」遭感染而確診,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不過謝玲玲透過聲明表示,她並沒有參與「跳舞群組」。《香港01》報導...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案619)自迦納返國,更是搭乘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台首例。媒體追問在海外確診返台相關規定,莊人祥說明,此案為重症等級,需要使用呼吸器、插管治療,加上當地醫療相對不佳,因此緊急讓其透過專機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