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不挨餓!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真享瘦

不挨餓!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真享瘦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採訪報導)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但用錯了方法,恐跌入肥胖深淵。為了讓效果更好,很多人運動後選擇忍著飢餓感猛灌水,對此,營養師表示,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減重效果更好。


蘇慈閔營養師解釋,若運動後沒攝取任何東西,或者時間隔的太久,減重的效果並不顯著,因此建議,運動後30至60分鐘是黃金時段,在這期間攝取簡單的食物,不會轉換成脂肪,還可以增加肌肉量及補充肝醣。

 別再只吃蛋白質 3:1黃金比例

一般怕胖的人,在運動後通常只敢喝杯豆漿或吃顆水煮蛋,但人體此刻只需要蛋白質嗎?營養師解釋,運動後會大量流失肝醣及脂肪,應立即補充體力,不用捨棄碳水化合物,建議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採3:1的比例攝取,但別以為這樣就能猛吃,熱量以不超過300大卡為限。

因此,只要把握住這個大原則,便利商店的食物都能是減重小尖兵,營養師建議,在碳水化合物的部分可以選擇香蕉、地瓜、馬鈴薯、全麥吐司;蛋白質則是低糖豆漿、牛奶、茶葉蛋、水煮蛋等,這些除了比較易取得,熱量也較低,但要注意的是份量須斟酌,吐司2片,其他則以1份為限。另外提醒,像是油炸類、精緻甜食等減重地雷仍要忌口。

運動30分鐘真簡單 分次進行也有效

最後,營養師提醒,若想成功減重,除了飲食控制,應確實執行政府積極提倡的「運動333原則」,就是每週至少進行有氧運動3天,每天至少30分鐘,每次運動時心跳至少達到130次/分以上,另外,若民眾時間有所限制,可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因運動初期流失的都只是肝醣等能量,至少要持續10分鐘不間斷,才會開始消耗脂肪,否則流再多汗都是白費力氣。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署表示,隨著高齡化、不健康飲食、遺傳等因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愈來愈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民眾都以為大腸直腸癌應該要有血便、便秘、腹脹等症狀,其實大腸直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解血便才就醫,往往為時已晚。 發生率攀升 50至75歲好發 台南市衛生局也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腎臟病是一個無聲無息的隱形殺手,因為在初期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往往到了後期才產生不適,因此,有多數民眾發現時已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特別舉辦慢性腎臟病腎友座談會,希望能藉由講座,增加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了解。 泡沫尿、水腫要當心 恐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頂新劣油風暴,食品業掀起骨牌效應,無論大廠亦或小廠,在政府剝洋蔥式的緩慢爆出各油品皆全都染黑的情況下,無不烏雲罩頂,風聲鶴唳,但也揭開了台灣人對於食品,鍾愛便宜又大碗的陋習,進而不自覺讓自己陷入損害健康的風險之中!從強冠餿水油、頂新豬油,直到第三波牛油也宣告食安破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記憶力不好、常常說錯話、失言口誤、情緒容易失控,若你有這些毛病,當心你已經「腦殘」!精神科醫師指出,人類除了睡眠之外,隨時都會用到腦,如果時常亂吃、睡眠不充足、不積極閱讀學習等等,可能都會讓腦子鈍化,未來罹腦殘的境界,將相去不遠。  不斷學習 腦筋能愈用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