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大腸癌 等到血便出現就來不及啦!

大腸癌 等到血便出現就來不及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署表示,隨著高齡化、不健康飲食、遺傳等因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愈來愈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民眾都以為大腸直腸癌應該要有血便、便秘、腹脹等症狀,其實大腸直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解血便才就醫,往往為時已晚。

發生率攀升 50至75歲好發

台南市衛生局也表示,大腸癌發生率雖高,但若能及早發現處理、治療,存活率都可達8成以上。糞便潛血檢查是安全、簡單又準確的篩檢工具,研究證實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至3成。目前國內針對好發高危險群50至75歲民眾,提供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潛血陽性 應速接受大腸鏡檢查

此外,當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檢查。因為大腸剛開始癌變時只是小小顆的瘜肉,這些小瘜肉幾乎都可以經由大腸鏡檢查時一併切除,幾乎不需要住院。但若置之不理,讓腫瘤越來越大轉為晚期癌,治療就越複雜預後也不佳。

而奇美醫院大腸直腸科陳漢坤醫師也呼籲民眾,要打破「有症狀再檢查」的舊思維,尤其是好發的50至75歲的群眾及具有遺傳家族史的民眾,雖然目前沒有症狀,仍要及早篩檢。除定期接受篩檢,更最重要的是民眾要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多運動、不菸酒檳榔、少吃肉、天天攝取五蔬果等,才能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82歲的老伯2週前有解黑便情形,同時覺得胃口越來越差,且家屬也覺得近期老伯看起來越來越瘦。老伯自述年輕時曾因胃穿孔切除一半的胃,接受檢查後發現靠近之前手術得胃腸吻合處有一腫瘤,證實為腺癌。手術中發現老伯腹腔內有少量腹水,醫師切除殘餘的胃後,手術檢體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除了床邊故事外,爸媽和孩子的互動模式還有哪些呢?一般而言,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對周遭事物好奇,越來越喜歡與父母一同遊戲。事實上,透過簡單的互動遊戲不但能夠達到娛樂效果、增進親情熱度,玩樂同時更可以幫助訓練孩子肌力,強化來孩子近端肢體力量,在過程中讓孩子學會運用肌肉力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上班族每天處理交辦業務、專案報告、填寫各式表格,樣樣工作都有時效,不少人一坐下來直到下班,屁股都離不開椅子。常見錯誤姿勢更容易讓椎間盤壓力增加1.5倍,長此以往會導致肩頸痠痛無力、腰椎骨刺與椎間盤問題。 坐姿讓腰椎不平衡容易產生疾患 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黃莉婷指出...

閱讀詳情 »

全台近8成5上班族「腸還睡眠債」失睡害肚痛   熬夜加班、睡眠不足,已經是台灣上班族的常態,背負著工作壓力,國人所面臨的往往是「睡不飽」、「不斷驚醒」,甚至「無法入睡」等睡眠問題。睡眠問題已成為國人普遍的生活困擾,甚至影響腸胃機能?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暨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