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明原因黃疸 恐是UGT1A1基因變異

不明原因黃疸 恐是UGT1A1基因變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般黃疸症有三類型:(1)溶血性黃疸症,其紅血球因遭受氧化劑破壞而溶血,產生大量脂溶性膽紅素,致使肝臟無法完全排除而形成的黃疸;(2)阻塞性黃疸症,常因為膽結石、膽管癌或寄生蟲感染,導致總膽管阻塞,水溶性膽紅素排泄受阻而形成之黃疸現象;(3)肝性黃疸症,因肝細胞受損,導致膽紅素代謝速率減緩。但有些黃疸症患者找不出病因,就很可能與UGT1A1基因變異有關。

UGT1A1基因變異是不明原因黃疸來源

國泰醫院研究發現,UGT1A1基因變異是國人罹患不明原因黃疸症的主要來源。UGT1A1基因驅動區的變異,將導致蛋白質合成量的減少,而密碼區的變異會造成蛋白質功能的降低,因而引發未結合型黃疸症。

可能引起克果納傑氏

UGT1A1基因變異或突變可能引起吉勃氏症、克果納傑氏症第2型和克果納傑氏症第1型。至今,臺灣只有3例克果納傑氏症第2型患者的UGT1A1基因突變情形由國泰醫院報導。據估計,克果納傑氏症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因此推測應該會有新的病例被陸續發現。

不明原因黃疸應作UGT1A1基因檢測

一般人口中約有5~10%罹患吉勃氏症,卻常被誤判,而沒有得到適切衛教。不明原因的黃疸症患者,國泰醫院建議接受UGT1A1基因檢測,才能得到正確診斷。新發現的UGT1A1基因變異(或突變)型,若能檢測其蛋白質活性降低至約30%(或約10%或完全缺乏),更能闡釋吉勃氏症(或克果納傑氏症)。

UGT1A1基因變異是罹患膽結石危險因子

併有G6PD缺乏的黃疸症患者,其膽紅素值可能較G6PD正常者高。有學者指出,過度飢餓或因節食以致熱量攝取不足,會導致黃疸症患者膽紅素值升高。UGT1A1基因變異也是罹患膽結石的危險因子之一。有許多藥物是 UGT1A1的受質,當黃疸症患者服用這些藥物時,需注意劑量不可過重,以免藥物代謝不良蓄積體內並引起副作用。另一方面,因這些藥物會和膽紅素競用UGT1A1,用藥時間愈久,患者膽紅素數值也可能愈來愈高,需加以小心留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3歲男性,日前因右膝出現兩顆黃色的凸起物,就醫檢查,切除化驗為「黃色瘤」,當醫師問診發現,其4年前手肘也曾長出黃色瘤,再進一步詢問竟發現,患者的父母及四位兄弟也都有黃色瘤病史。醫師提醒,若有黃色瘤家族史或病史者,須多注意心血管健康。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情人節很特殊,不但碰上小週末、還撞上元宵節!不管有沒有情人,很多民眾都已經開始計畫該去哪裡享用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應景一下。營養師指出,想要享受大餐又不怕胖,「吃」什麼就很重要!一人一半,感情不散!不少民眾都愛選義大利麵館或排餐等西式餐點作為情人節燭光晚餐,台大醫院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醫療科技發達,微創手術不斷進步,使得病人能很快復原!一名36歲上班族,平常得久坐打電腦,過年時又通宵和朋友打牌,結果導致右側大腿麻痛,坐立難安,甚至到無法正常走路;進一步就醫檢查,發現是椎間盤突出導致右側神經根病變,經醫師建議進行「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情人節即將到來,送巧克力是許多情人用來表達情意的方式;不過,國民健康署提醒,市售的巧克力多添加大量糖分及油脂等其他原料,屬於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建議民眾挑選巧克力時,切記別購買反式脂肪的巧克力,儘量選擇熱量較低及可可成分高的巧克力。(圖片來源/取自網路)國健署社區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