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是中風!淋巴癌轉移 男童發燒臉部麻痺

不是中風!淋巴癌轉移 男童發燒臉部麻痺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歲半的小明(化名)最近3個月出現不明原因發燒,數日後突然嘴歪眼斜、口水直流、面無表情,也不願意走路,家長以為中風嚇壞了,趕緊送醫檢查,後又陸續出現體重減輕、單側睪丸出現硬塊且腫得比正常大2倍等症狀,經詳細檢查,竟是罕見的兒童睪丸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合併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經過化療及自體幹細胞移植,已恢復健康。

淋巴癌是兒童常見癌症 早期發現及治療治癒率可達8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廖優美表示,淋巴癌是兒童常見的癌症,在兒童癌症中排名第3,僅次於血癌與腦癌,但只要早期發現、治療,治癒率可達8成。

廖優美醫師指出,淋巴從脖子經胸部、腹部延伸到腹股溝,發病位置會出現不明無痛腫塊。臨床症狀主要視腫瘤所在部位而定,若轉移至骨髓,則會出現白血病典型症狀,如貧血、發燒、瘀青、骨痛等;如有中樞神經系統侵犯,則會出現腦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嘔吐或及顏面神經麻痺或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治療則依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種類和分期而定。

顏面神經麻痺若短時間進展到雙側或加重 恐有棘手病因

廖優美醫師表示,突然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可能是突發中風所致,還有另一種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顏面神經麻痺又可分為中樞型及週邊型,常見的「貝爾氏麻痺」屬於週邊型,是第7對腦神經顏面神經麻痺。臨床症狀有患側表情肌肉癱瘓、嘴角歪斜、額頭紋變淺或消失、不能皺眉閉眼及流淚異常等狀況。

廖優美醫師指出,兒童顏面神經麻痺發生率約10萬分之3至10,主要是病毒感染後引發顏面神經水腫所致。大多發生在半邊臉,如果短時間進展到雙側臉部,或由輕度變成重度無力,甚至合併其他神經症狀,如複視、眩暈、步態不穩、四肢乏力,很有可能潛藏其他更棘手的病因,如自體免疫疾病、罕見疾病及腫瘤轉移等。小明即是淋巴瘤合併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幸好家長警覺性高,雙側臉部嘴歪眼斜時即時送醫治療。

臉部麻痺及早就醫檢查 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邱世欣提醒家長,如果小朋友突然發生臉部麻痺,應帶至醫院做詳細檢查,並及早接受適當治療。由專業醫師診斷是否是單純的貝爾氏麻痺或者其他疾病,以免一直被當作病毒感染,錯失腫瘤治療先機。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壞膽固醇頻頻塞血管 用藥降脂續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7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金屬材質具有耐熱、耐摔、耐磨、導熱佳等特性,因此廣泛作為烹飪器具與食品盛裝之用途。然而,金屬材質加熱時,經常會與食品產生沾黏問題,因此有不沾塗層產品問世,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不沾鍋」。到底不沾鍋的原理是什麼?如何正確使用? 不沾鍋材質  多為鐵氟龍 食藥署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33歲郭姓少婦患有地中海型貧血,連月來上腹及背部疼痛讓她苦不堪言,每當夜間餐後2至3小時後發作時,更是痛徹心扉,原本只當胃痛胃炎治療,卻遲遲未改善,經連番就醫後才揪出竟是膽結石作祟,醫療團隊考量患者病史,討論後建議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術後第2天即可下床進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疫情衝擊國內產業,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近7年新高,在求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種事件,如待業持續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狀態,根據1項2012年《管理學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指出,剛開始找工作時,求職者幸福感穩定提升,但當超過10至12周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造成原因有很多,像是有外傷病史者,如膝關節軟骨破裂、膝關節內骨折、十字韌帶損傷或半月板破裂都會加速退化;長期負重、工作性質需長時間上下樓梯、蹲站及搬重物者、停經後的婦女或肥胖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最明顯症狀為「痛感」,因其為不可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