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滑手機就感到焦慮?3步驟改變使用網路習慣

不滑手機就感到焦慮?3步驟改變使用網路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忍不住三不五時就查看手機訊息嗎?或每天都忙著追蹤親友的IG、FB呢?小心可能一不注意就引起社交焦慮症而不自知!根據2020年8月《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研究指出,若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就屬於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又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習習相關。

現實生活出問題依賴網路 長期下來恐產生錯失恐懼症

此研究也發現,錯失恐懼症多發生於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但也可能因此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分析,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誤會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或溝通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過於依賴網路,一旦長期惡性循環,就會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

掌握三步驟 遠離錯失恐懼症找上門

此外,研究也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以青少年而言,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要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青少年不妨可藉由「辨識警訊」、「自我增強」以及「回歸真實」三步驟,幫助自己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

使用社群發現感到不舒服 應減少使用社群時間

首先,第一步「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等情況時,就應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自我增強」則是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等比較心態時,這時更應累積自我能力,而非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最後「回歸真實」,清楚了解社群的生態多被誇大修飾,這時建議可先遠離網路,甚至打電話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遠離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長者憂就醫之路 全口服療法在家吃

 流感併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後果更嚴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男子常被人以為沒睡飽,整天在打瞌睡,但其實是因為先天性眼瞼下垂,讓他擁有一對瞇瞇眼;然而,他的先天眼瞼下垂只發生在單眼,更讓他飽受大小眼的困擾。醫師指出,先天性眼瞼下垂患者從小就無法清楚看世界,腦部視覺中心難以正常發育,因此常常很早期就會陷入弱勢,不可不慎。什麼是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又到了辦年貨的時候,這麼多的南北貨,到底該怎麼採買,才能買到有品質又能兼顧家人健康的年貨呢?五星級飯店黃來發廚藝總監有一套判別食材品質優劣方法,以及正確調理年節應景食材的好廚藝。黃來發廚藝總監表示,年菜的烹調中常用到金針、蝦米、香菇及竹笙等來提升料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年屆九十二歲的黃老先生,因外出運動時胸口劇烈疼痛而至醫院求診,經過檢查後,確診為冠狀動脈阻塞,因黃老先生年事已高,血管鈣化嚴重,醫師評估後認為病人無法以侵襲性較低的手術來完成血路重建,需進行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收治病例的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簡禎彥表示,當高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60歲男性患者,在家中跌倒無法站起來,緊急就醫時已呈現昏迷狀態,且左手左腳都無法動彈,經由腦部斷層檢查後,醫師確診為自發性腦出血所導致;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指出,進一步諮詢後,才發現患者原有高血壓問題,但卻未正常服藥控制,且檢查後也出現血糖過高問題。根據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