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滑手機就感到焦慮?3步驟改變使用網路習慣

不滑手機就感到焦慮?3步驟改變使用網路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忍不住三不五時就查看手機訊息嗎?或每天都忙著追蹤親友的IG、FB呢?小心可能一不注意就引起社交焦慮症而不自知!根據2020年8月《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研究指出,若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就屬於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又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習習相關。

現實生活出問題依賴網路 長期下來恐產生錯失恐懼症

此研究也發現,錯失恐懼症多發生於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但也可能因此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分析,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誤會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或溝通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過於依賴網路,一旦長期惡性循環,就會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

掌握三步驟 遠離錯失恐懼症找上門

此外,研究也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以青少年而言,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要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青少年不妨可藉由「辨識警訊」、「自我增強」以及「回歸真實」三步驟,幫助自己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

使用社群發現感到不舒服 應減少使用社群時間

首先,第一步「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等情況時,就應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自我增強」則是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等比較心態時,這時更應累積自我能力,而非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最後「回歸真實」,清楚了解社群的生態多被誇大修飾,這時建議可先遠離網路,甚至打電話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遠離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長者憂就醫之路 全口服療法在家吃

 流感併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後果更嚴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國際COVID-19疫情嚴峻,加上聖誕節、寒假、春節將至,預期返臺旅客數增加。為確保同班機旅客、機組員及國內社區的防疫安全,自今(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秋冬防疫專案,請來臺旅客登機前配合出示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證實,已經與新冠疫苗外國開發商簽約付訂金,至少採購1,000萬劑疫苗,若加上COVEX平台基礎460萬劑,陳時中特別說明年上半至少會約有1,500萬劑疫苗入台,但疫苗來源與輸入台灣時計時間點,陳時中三緘其口,強調很多牽涉談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北京新發地市場販售的進口鮭魚,曾被當地官方認為帶有新冠病毒,疑似病毒可以在冷凍或冷藏環境下,搭著飛機到當地,導致當地小波群聚,接著中國大陸持續傳出類似事件,台灣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強調,抽檢輸入台灣冷凍食品,都沒有發現新冠病毒,病毒在冷凍食品傳播機會非常低。 吳秀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2月1日秋冬專案開啟,所有民眾不分身份目的,來台登機時都須有新冠病毒陰性證明,方案一公布馬上引起爭議。現在大部分出境民眾多非旅遊,如果不小心染病無法「回家」,勢必面臨龐大醫療費或隔離費,然而事前1名台商在迦納確診卻能搭乘醫療專機回台,是否有錢就能不管規定,指揮中心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