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孩子滿1歲了該喝成長配方奶粉? 當心陷入「精緻糖」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市售奶粉多主打所謂的幼兒成長配方,吸引不少望子成龍的父母會在孩子滿1歲後選擇幼兒成長配方,不過,國內專家提醒,若仰賴組合式且額外添加了乳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玉米糖漿等精緻糖的幼兒成長配方,反而可能讓幼兒養成喜愛甜食的口感,攝取過多的精緻糖,無法自幼建立起健康飲食習慣。

董氏基金會就提醒,幼兒成長配方奶粉不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且對一般幼兒並無必要。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WHO與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幼兒滿1歲以後即可開始正常飲食,就可給予全脂牛乳和其它類新鮮食物來滿足幼童的營養需求,達到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纖維及對健康有利的植物營養素。

至於幼兒成長配方奶粉屬於一般食品,許惠玉說,與1歲前的配方奶粉的法規嚴謹度大不相同。尤其幼兒成長配方奶粉的醣含量比一般鮮奶多了30到120%(若與純乳粉相比,多了30到75%),且多為精緻糖,在高糖份和香料的加持下,幼兒成長配方容易被過度使用,不僅阻礙持續哺乳的機會、也可能影響正餐的進食量,造成孩子無法養成需要花時間咀嚼、吞嚥及學習攝取健康食物的習慣。

董氏基金會引用澳洲雪梨大學2013年於《Nutrients》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幼兒成長配方常額外添加較高的糖分(蔗糖、麥芽糊精、玉米糖漿、葡萄糖漿等),可能導致兒童蛀牙、腰圍增加、體重過胖等,甚至會增加未來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中風和某些癌症。

董氏基金會提醒,1歲以後幼兒透過均衡攝取6大類天然新鮮的食物,還可藉由咀嚼、吞嚥與學習攝取食物,享受食物的美味,以及使用餐具進食的過程,增進齒顎、相關肌肉的統合發展,以及情緒的滿足。呼籲媽媽延長哺乳時間,盡早(1歲起)讓孩子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成長配方不能取代乳品,成長配方應清楚標示乳含量。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過年返台人潮「高峰」精算曝光! 防疫旅館月底前得多變出1萬床

吃冷、吃熱都狂流鼻水… 過敏男鼻內竟藏全球罕見腫瘤作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捷克政府於7月26日宣布捐贈我國3萬劑COVID-19疫苗,經捷克衛生部與我國駐捷克代表處之通力合作安排,已於臺北時間8月27日凌晨自布拉格機場啟運,預計8月29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該批Moderna疫苗抵臺後,將於完成通關程序...

閱讀詳情 »

隨著疫情升溫,國人健康意識更加抬頭,Google搜尋中,與「健康」相關的搜尋量年成長達25%,可見民眾對健康資訊的渴求。TVBS《健康2.0》為全台討論度最高的健康節目,近年積極運用數位工具發展各種內容,更與Google合作推出線上新形態廣告服務。日前 Google舉辦健康產業年度高峰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肆虐下,國內出現「疫」外傷害!國健署調查分析發現,去年國人家庭二手菸暴露率上升至27.1%,增幅超過2成,儼然成為威脅家人健康的一大警訊,背後原因就是許多人擔心違反傳染病防制法不敢脫口罩在室外吸菸,常常為了菸癮躲在自家陽台吸菸。 根據國健署2016年至2018...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投入乳癌抑控基因研究表現出類拔萃,是國際知名的癌症基因科學家,對人類的健康促進與癌症治療有卓越貢獻;為奠定台灣世界科學的領導地位,2021年洪明奇院士成為榮獲科技部「學術攻頂研究計畫」唯一新獲此項補助的學者,每年補助研究經費高達一千五百萬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