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宣布合成出「公克級」瑞德西韋。(圖/取自中研院臉書)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已在美國獲准進行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中研院在臉書PO文指出,中研院已成功合成出純度達99%的「公克級」瑞德西韋,但希望備而不用。未來因應疫情所需,將可透過技術授權在台灣大量生產,支援國家防疫。
中研院表示,化學所陳榮傑研究團隊已有能力成功合成純度達99%的「公克級」瑞德西韋。合成藥物的量級大小不是為了衝量,而是希望能藉由放大過程了解未來若需量產時,藥物製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因為小量及大量生產所使用的設備、反應條件、產率、雜質及副產物的量等會有差異,所以必須要經製程放大,才能夠了解大規模藥物生產時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
中研院指出,藥物的純度會直接影響到品質的優劣,一般要提高純度,避免雜質造成療效降低或其他可能的副作用。
中研院表示,這次合成過程中的大挑戰就在如何從不同「鏡像異構物」中挑選出最適合的版本。化學分子即使有同樣的原子和化學鍵,但在空間中,會因為組合的方式不同,產生順時鐘及逆時鐘的兩種結構,兩種結構的功能有所不同,也會影響藥物的效果。
中研院也說明,瑞德西韋是美國藥廠「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的實驗性抗病毒藥物,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也表示已進入臨床試驗。所以,後續藥物使用仍需待美國人體試驗結果後,取得原廠技術授權或委託製造。
也就是說,第一選項還是由吉利德科學公司直接販售給台灣,若美國原廠有產能問題、無法快速供應時,才會有授權和委託製造發生。
中研院表示,在完成公克級合成工作後,下一個任務是在國家抗疫平台中負責藥物的結構修飾。目前有二個方向,一個方向是老藥新用,篩選既有藥物中是否有可以修改結構加以使用,另一個則是發展新的抗病毒新藥。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