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研院宣布 合成出「公克級」瑞德西韋

中研院宣布 合成出「公克級」瑞德西韋

中研院宣布合成出「公克級」瑞德西韋。(圖/取自中研院臉書)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已在美國獲准進行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中研院在臉書PO文指出,中研院已成功合成出純度達99%的「公克級」瑞德西韋,但希望備而不用。未來因應疫情所需,將可透過技術授權在台灣大量生產,支援國家防疫。

 

中研院表示,化學所陳榮傑研究團隊已有能力成功合成純度達99%的「公克級」瑞德西韋。合成藥物的量級大小不是為了衝量,而是希望能藉由放大過程了解未來若需量產時,藥物製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因為小量及大量生產所使用的設備、反應條件、產率、雜質及副產物的量等會有差異,所以必須要經製程放大,才能夠了解大規模藥物生產時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

 

中研院指出,藥物的純度會直接影響到品質的優劣,一般要提高純度,避免雜質造成療效降低或其他可能的副作用。

 

中研院表示,這次合成過程中的大挑戰就在如何從不同「鏡像異構物」中挑選出最適合的版本。化學分子即使有同樣的原子和化學鍵,但在空間中,會因為組合的方式不同,產生順時鐘及逆時鐘的兩種結構,兩種結構的功能有所不同,也會影響藥物的效果。

 

中研院也說明,瑞德西韋是美國藥廠「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的實驗性抗病毒藥物,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也表示已進入臨床試驗。所以,後續藥物使用仍需待美國人體試驗結果後,取得原廠技術授權或委託製造。

 

也就是說,第一選項還是由吉利德科學公司直接販售給台灣,若美國原廠有產能問題、無法快速供應時,才會有授權和委託製造發生。

 

中研院表示,在完成公克級合成工作後,下一個任務是在國家抗疫平台中負責藥物的結構修飾。目前有二個方向,一個方向是老藥新用,篩選既有藥物中是否有可以修改結構加以使用,另一個則是發展新的抗病毒新藥。

相關推薦

八點檔女神連靜雯,2016年為健康淡出螢光幕,本週上年代新聞《聚焦2.0》自曝當年發高燒硬撐3天,快暈過去才向鄰居求救,送醫後體內發炎指數竟然是一般人的20倍!最心酸的是,即使已經住院了,但為了劇情連貫性,整個劇組殺到醫院拍攝生病戲碼,媽媽看電視後還問連靜雯:「那個病容怎麼那麼像真的生病啊!」 連靜...

閱讀詳情 »

▲(照/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癌症已連續第38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新發癌症人數一年來到11萬1684人,平均每4分鐘42秒就有1人罹癌,罹癌人數、癌症時鐘雙雙刷新史上最快紀錄,在這個聞癌色變的時代,如何全方位抗癌?提升免疫力作戰?台灣癌症基金會將在7月11日舉辦直...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食藥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常生活中若有點小頭痛、肌肉痛,不少人最常用「普拿疼」止痛藥,但近來卻傳出「普拿疼自7月起退出健保」的消息,原來是誤會一場!食藥署今(2)日特地出面澄清,引發誤會的其實是另一款主成分與普拿疼相同的「百寧痛」舊藥,因為停產不再申請展延藥證,於今年...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讓國內確診總人數來到448例,案448為外派墨西哥工作的本國籍50多歲男性,雖然在墨西哥當地就多次就醫,但礙於當地規定並未接受採檢,直到7月1日入境時主動告知,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