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用「塑膠管」也可以 落實環保愛地球

不用「塑膠管」也可以 落實環保愛地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再讓海龜受苦,首家醫院響應禁用塑膠吸管!台灣一天使用800萬根塑膠吸管,環保署將於2019年7月,針對公部門、購物中心等四類業者,限制提供內用塑膠吸管。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響應減塑政策,副院長林名男表示,塑膠廢棄物汙染海洋,也影響人類健康。

減塑政策愛環保 外包廠商皆響

為響應政府2030年全面進用塑膠吸管政策,大林慈濟醫院自醫院推動環保,今(108)年3月起在醫院外包廠商配合下,落實不主動提供塑膠吸管。

並透過簡報、環保吸管展示、環保體驗及環保問答闖關遊戲等方式,讓民眾對於塑膠吸管對地球的危害有更進一步認識,同時了解不使用塑膠吸管,可以有哪些替代方式,共同響應減塑政策。

塑膠廢棄物 環境汙染最大宗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塑膠廢棄物汙染是環境污染很重要一部分。每年地球有八百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造成環境污染,影響人類及生物健康,塑膠吸管就是其中之一。

「海洋廢棄物中,有91%是塑膠。」大林慈濟醫院總務室主任侯俊言指出,根據2018年環保署檢驗,有44%自來水含有微型塑膠,「減少塑膠廢棄物,可以從自己做起。」

配合醫院落實政策 「環保工具」使用多

醫院餐飲門市駐區經理蔡馨慧表示,為落實環保,自今年起已在全門市實施限用塑膠吸管,配合院方政策;除了不主動提供吸管,對於有需要的民眾則提供可分解玉米吸管,民眾也十分樂意配合,至今已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吸管使用量。

侯俊言強調,店家不主動提供,個人不拿、不用塑膠吸管,一般飲料可以杯就口直接飲用;含有顆粒的飲料,則可選擇可重覆使用的環保吸管;無法直接飲用的民眾,可以自備或採用分解材質的吸管,如紙吸管、玉米吸管或竹吸管等。鼓勵民眾攜帶環保杯、環保碗筷、環保袋,減少塑膠製品使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美女們,快別和昂貴的香水較勁了! !這裡的每一種食物都可以替代它~~剛開始,可能只是滿嘴自然香。慢慢的,全身散發香氣,比任何香水都要清新。 。據試過的人說,方子簡單靠譜,失敗率為0 !茉莉枸杞銀耳羹食材:銀耳10g、茉莉4g、冰糖60g、枸杞子適量做法:1)準備好銀耳、茉莉花、冰糖、枸杞子。2)銀...

閱讀詳情 »

談到人最繁忙的器官,許多人一定會首先想到大腦,但有一個器官跟大腦一樣重要,甚至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個腦,那就是腸。別以為腸道只跟吃有關,因為掌管所有營養吸收,只要顧好腸道,不但可以預防失智,所有病痛也跟著遠離。《考える腸ダマされる脳 ボケない脳は腸がつくる!》(暫譯:腸道好,創造不痴呆的腦)作者藤田紘...

閱讀詳情 »

1.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

閱讀詳情 »

對於飲食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重,在古代雖然沒有現在的食物豐富,但是人們的粗茶淡飯卻也足以讓人們健康長壽,反倒是現在人們大魚大肉、精糧細糧的吃導致很多的疾病滋生。   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首先要合理膳食,而對付一些疾病,我們還可以通過食物來治療,俗話說:藥療步入食療,食物獨特的保健養生和輔助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