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痛不癢卻「瞬間失明」 眼中風其實有跡可循!這些人最要注意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痛不癢,卻在一瞬間失明,「眼中風」來得無聲無消,但其實有跡可循!國內眼科醫師提醒,眼中風的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以男性患者居多,尤其好發在60到65歲年齡層,又以高血壓、糖尿病、頸動脈和冠狀動脈疾病以及有吸煙習慣的人,比較容易出現「眼中風」症狀。

56歲的簡小姐,本身有高血壓及腹膜透析病史,平日規則服藥,日前就發現自己左眼一半視野忽然看不見,但事前事後都沒有疼痛感,緊張的她就醫後,接受光學斷層掃描儀及眼底鏡檢查,診斷為左眼中樞視網膜動脈閉塞(CRAO),也就是俗稱的「眼中風」。

亞東醫院高壓氧中心醫師王旭輝表示,經醫師評估並接受藥物注射治療後,簡小姐轉介至高壓氧中心,接受輔助高壓氧療法,視力才從最差時的0.1回復到0.5,得以回到正常生活。而眼中風為視網膜的血管出血阻塞,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緊急情況,容易造成眼部組織、視力等遭受破壞。

臨床經驗,常見眼中風會導致單眼突然發生無痛性的視力減退或喪失,使患者併發青光眼,出現單眼怕光、眼模糊、視力急遽降低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有失明的風險。

王旭輝指出,眼中風一般可以分為兩類: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網膜動脈阻塞會影響到養分與氧氣的供應,有可能發生在中央的主動脈或較小的分支動脈;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阻塞會影響到廢物的運送,同樣阻塞也是有可能在主靜脈或分支靜脈,靜脈堵塞的機率會比動脈較為常見。

治療眼中風,王旭輝說,多為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眼內注射,將藥物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可抑制視網膜血管滲漏,有效減少黃斑部水腫,有助於改善並維持眼中風病患視力,但根據臨床經驗,常需要多次注射才能達到穩定的治療效果,而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高壓氧治療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更為有效,建議患者盡早治療,若在症狀發生的24到96小時內接受高壓氧治療,能大幅改善閉塞動脈的阻塞狀況,顯著提升視覺功能,甚至能有恢復正常的機會。

王旭輝提醒,如果本身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頸動脈等的危險族群,切記要注意自身眼睛狀況,如有不適盡速就醫,聽取醫師建議,獲得最好的診治。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消息!不是本土 基隆司機、亞東護理師「感染源」找到了

陳時中宣布觀察期拉長到年後! 不掃興「過年要回家看家裡人可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敦睦艦隊磐石艦官方確診數字36人,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進一步證實,結果懸宕多時的全艦抗體檢驗結果,還有8人為陽性,正據此研判流行的路徑,一有結果會立即對外公布。國內感染科權威黃立民則解析,艦上感染人數恐還有更多,不過,...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人怕染新冠肺炎,意外讓台灣努力多年的「環保」破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國內有部分餐飲業者因為擔心消費者對使用重複清洗餐具有疑慮,防疫期間紛紛改用免洗餐具,預估將一口氣提高國內廢紙免洗餐具數量多達5成,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外籍商務人士短期來台鬆綁,細節漸趨明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甚至直接點名,紐西蘭以及越南的疫情資訊、管制措施做得不錯,可望列入第一波開放的目標國家。 外籍商務人士短期來台,指揮中心昨透露,規劃幾乎都完成了,只待陳時中最後...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可惜!連續「加零」紀錄在第13天止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 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案441為30多歲男性,今年1月下旬赴墨西哥工作,昨日返國,在墨西哥期間就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入境時主動告知,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