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踩地雷,利用食材隱性油脂|台灣好食材

油品安全問題連環爆,讓家庭主婦傷透腦筋,究竟怎樣才能避開「食安地雷」?台北市忠孝醫院營養師洪若樸說其實很簡單,「少用油,用好油」就是破解用油疑慮的錦囊妙計
不踩地雷,利用食材隱性油脂|台灣好食材
料理少用油,健康新趨勢
洪營養師指出,雖然「少用油」難免減損食物的美味,也不太符合國人長久以來的烹調習慣,不過隨著健康意識提升,用油少的料理方式,已逐漸被一般家庭及餐廳所接受。

隱性油脂食材,清蒸更佳
她強調,減少用油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些食材本身就含有「隱性油」,例如全脂牛奶、雞蛋雖然「看不到油」,但脂肪含量也不少,1瓶240c.c.的牛奶有8公克脂肪,1顆雞蛋也有5公克的油;更別說培根、三層肉等「看得到油」的食材, 50公克即含有10公克脂肪,在食材本身含有油脂的情況下,烹調即應減少用油,甚至清蒸、燉煮更好

不要長期用同家品牌
至於如何「用好油」呢?洪營養師指出,挑選油品時,注意包裝口是否有油漬,若有滲漏,代表封口不密、容易變質;最好用玻璃瓶裝,塑料桶易產生化學作用及有毒物質;在光源下細看,好油應清澈透明,沒有雜質及懸浮物油品;不要購買散裝或來路不明的油品,也不要長期用同一家品牌,以分散風險。

每日油脂不超過3湯匙
除了選擇好油,從營養學的觀點,每日油脂攝取量也應有所節制。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以每湯匙15公克計算,成人每日油脂量應控制在2~3湯匙,甚或少至2湯匙,洪營養師建議以1公斤體重攝取1公克脂肪為標準,體重50公斤的成人,每天最多攝取50公克脂肪,即脂肪攝取量應佔全天熱量25~30%以內才符合健康概念,不過外食族若經常選擇炸排骨、魚排、炸雞腿等當主菜,脂肪攝取量很容易就超過全天熱量的35%、甚至40%。

洪營養師說,油品地雷層出不窮,最好的辦法在家開伙,以繽紛的蔬果為主,減少油脂攝取,營養均衡,配合多運動,更有助於身體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有位年約70歲的先生,去年發現大便帶血、大便形狀變細及排便習慣改變的情形,原以為是痔瘡而沒有加以理會,但此症狀持續數月,因此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診,醫師安排腸鏡檢查,病理切片,以及影像醫學檢查後,確診為直腸癌第三期。由於他不想接受手術,之後以放射合併化學治療,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83歲患有中度失智症的李姓阿嬤,經常在晚上不睡覺、自言自語,甚至半夜偷跑出門、打電話找已往生的家人聊天,長期因為吃不好、睡不飽的情況,進而導致營養不良,情緒也跟著低落,讓家人既擔心又疲於照顧。所幸,在兒子替母求助中醫,透過中藥、針灸輔助治療,阿嬤已恢復正常生活,現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7歲的林姓男子,罹患心律不整多年,其因症狀輕微,而未積極就醫診療,直至四個月前,因胸悶心悸嚴重影響睡眠,才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求診,經許堯欽博士辨證屬心氣心血虧虛、脾失健運,痰阻血脈,以中藥調理半年後,心悸症狀幾乎已消失。心律不整嚴重者恐猝死 及早治療是關鍵許堯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腸病毒疫情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主要流行病毒雖以克沙奇A型為主,惟國內持續有71型及克沙奇B型等感染個案發生。高雄市衛生局提醒,醫療機構所附設電動木馬(搖搖馬)大都為患孩使用,若未有效清消,下一位接觸之孩童易感染腸病毒,家長要特別注意!腸病毒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