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靠吃藥也能甩開你的偏頭痛!?最新臨床研究證實這樣吃就有效!

不靠吃藥也能甩開你的偏頭痛!?最新臨床研究證實這樣吃就有效!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偏頭痛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是造成慢性疼痛、影響工作和降低生活質量最常見原因之一。目前治療偏頭痛的藥物通常只能提供部分緩解作用,還可能產生副作用,包括鎮靜以及產生依賴性或成癮等問題。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2021年Q3發布最新偏頭痛研究報告,發現改變飲食的攝取比例,有助於降低偏頭痛的發生。 為什麼會發生偏頭痛?

偏頭痛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與大腦中化學物質、神經和血管發生暫時性變化有關。全世界有超過400萬人患有慢性偏頭痛(即每月至少有15天偏頭痛),而超過90%的患者在發作期間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統計發現18~44歲的女性特別容易罹患偏頭痛,導致偏頭痛可能與某些觸發因素有關,包括:女性經期之前或期間、壓力、疲倦、某些食物或飲料。

飲食攝取比例改變可以預防偏頭痛發生!?

新的研究表明,與攝入更多植物性脂肪(油)的試驗者相比,富含脂肪魚的飲食有助於減少偏頭痛患者每月的頭痛次數和疼痛強度。

此項研究邀請了182名經常出現偏頭痛的成年人,針對飲食中亞油酸(Linoleic acid)及omega-3脂肪酸(高脂肪魚富含的油脂)攝取比例差異,進行長達16週的飲食干預試驗。

【亞油酸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經常存在美國人的飲食中,例如:玉米、大豆、一些堅果和種子中提取的植物油。】

試驗者被隨機分配到三個健康飲食計劃組別中,三組相同的飲食是魚、蔬菜、豆泥、沙拉和餐包。依照額外的飲食差異分成三組,A組:含有高脂肪魚或脂肪魚油和低亞油酸的膳食;B組:含有高脂肪魚和高亞油酸的膳食;C組:含有高亞油酸和低脂肪魚的膳食。

實驗結果發現,A組(高脂肪魚和低植物油的飲食)每天頭痛總時間、每天嚴重頭痛時間和每月頭痛總天數,減少了30%~40%,不僅如此與研究中的其他組別相比,A組的整體生活質量僅略有改善。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高脂肪魚:鯖魚、鮭魚、鯡魚、鮪魚、鯷魚、比目魚、鱸魚、旗魚、沙丁魚、鱒魚】

需要緊急送醫的情況

偏頭痛可經由醫生診查後,藉由藥物治療獲得適度控制,但如果周圍或自身出現下列症狀:單側手臂或臉部出現麻痺或無力、口齒不清、突然劇烈頭痛,或是頭痛伴有發燒、頸部僵硬、精神錯亂、癲癇發作、複視和皮疹….等上述情況,應盡速就醫,因為可能是中風或腦膜炎等嚴重疾病的前兆。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台灣癌症病友尋找用永續資源當後盾!身為癌症病友家屬的立法委員余天今(5)日攜手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仿效英國,盡速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CDF),支持病友勇敢抗癌,並確保健保資源永續。余天表示,台灣推行健保的目的是希望國人「病得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入5月後,本土疫情急速升溫,短短一周就從破萬例竄高到破3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3010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035例本土個案及71例境外移入(3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是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單日又5死!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新增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24日至4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6日至4月29日。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本身長期臥床使用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快篩陽=確診」中央決定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正式公布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病例定義,新增確定病例條件: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使用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不用再外出做PCR了。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