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年女與顧客吵架遭解雇 原來是思覺失調症

中年女與顧客吵架遭解雇 原來是思覺失調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35歲的陳姓女子從事服務業,某天開始常常恍神,自言自語,後來症狀越來越嚴重,還莫名跟顧客吵架。主管查覺陳女不對勁,建議就醫,但陳女家屬無法接受,最後陳女症狀甚至嚴重到無法順利工作,遭公司解雇,家屬帶才她至臺中醫院精神科找劉怡君醫師就診,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經過多次門診、會談、用藥治療,三個月後病情穩定,又可以重新工作生活。

罹患思覺失調症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劉怡君醫師表示,在思覺失調症前期,常伴隨著隱微的生活習性改變,如個案開始變得社交退縮、獨處房間、過度執著在宗教或玄學方面、工作表現退步、廣泛的身體抱怨、對聲音過度敏感、疑神疑鬼等等。當疾病發展至急性期時,個案會顯得性格迥異,容易激躁,總認為有人要加害於自己,自覺被監聽監視,持續抱怨視或聽幻覺,無法規律生活,不重視自己的儀容外表,生活喪失動機等等,若無及早治療,個案認知功能將會提早退化,降低其未來獨立自主生活能力。

此病的終身盛行率約是1%,也就是每一百個人裡面,有一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此疾病,發病年紀甚早,男性落在10-25歲,女性則落於25-35歲;思覺失調症常在青少年或青壯年期時發病,很多人常會誤以為是病患抗壓性低、無法獨立或父母教養問題等因素造成罹病。然而,這個說法並不正確,畢竟病患在正值青壯年之際時生病,對整個家庭來說已是個巨大的衝擊,更遑論生病這件事情本身,也並非一己所能夠選擇,應以包容心對待。

現代醫療進步 多種藥物協助病患康復

劉怡君醫師說明,現行主流抗精神病藥物,主在調節大腦多巴胺濃度,使其恢復平衡,並無接管大腦運作之疑慮,也大幅降低藥物對睡眠或動作之影響,對於腦功能的維持實是助益良多。此外,針對每位病患的喜好與特質,藥物的劑型可選擇口服藥物與長效針。

在協助病患康復的就醫選擇上,除了急性緊急狀況下,提供住院治療外,個案也可選擇門診治療,個案保有自主性,醫師也得以定期關心個案與家屬;針對無法規則就醫的個案,也可以選擇居家治療,以增進治療的連續性。針對希望生活重建的個案,日間留院有其重要性,日間留院主要是在醫院的環境當中,設計並模擬社區生活型態,學員固定於工作日參加職能復健活動,循序漸進地融入社區或職場。

良好家庭支持 現住將低疾病復發率

劉怡君醫師提醒,除了就醫方式與藥物的選擇外,更重要的是協助病患與家屬共同走過治療的長路,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夠顯著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因此,家屬如何適度減壓,包括安排休閒活動、參加支持團體、找心理專業人員諮商等,都頗為重要,家屬調適與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下,將有助於病患疾病的復原,重建完整的家庭生活。

【延伸閱讀】耳鳴嗡嗡睡不著 恐是睡眠障礙引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端午節除了觀賞划龍舟與正午立蛋之外,吃粽子也是多數民眾必做的節慶活動之一,蒸煮後的桂竹葉及麻竹葉香氣四溢,搭配上炒豬肉、蝦米、蛋黃跟香菇等配料更是令人食指大動,然而粽子固然美味,熱量卻也不容小覷。 「南北肉粽」經常引發討論,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胡淑婷表示,隨著粽子內餡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歲大曾小妹生長曲線正常,靈動雙眼加上異常白皙的臉蛋,總讓人忍不住想捏捏臉頰,但最近相較於幼兒園其他健康寶寶,顯得有食慾不振、病懨懨的狀況,家人見狀十分焦急,赴醫檢查後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給予連續口服鐵劑治療半年後終恢復正常。醫師提醒,「一白遮三醜」觀念落伍,健康才是...

閱讀詳情 »

補充膳食纖維,排便通暢、穩定血壓 高血壓患者如果有長期便祕的問題,在排便時用力,很容易進一步升高血壓,嚴重時甚至會誘發腦出血、眼底出血或者心臟病。因為當高血壓患者出現排便困難,不斷用力就會使心臟收縮的速度和血流速度加快,對血管壁造成較大的壓力,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因此,在治療高血壓時,首先得改善便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台灣確診病例不多,因此不是所有醫師都有診斷新冠肺炎的經驗。如果病人沒有出現一些可以輔助判斷的症狀,可能需要花幾天的時間才會被確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率先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透過自動偵測新冠肺炎的「胸腔X光偵測系統」應用到醫院標準流程,即時顯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