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端午節粽子熱量高 營養師整理「3粽點」教你健康吃

端午節粽子熱量高 營養師整理「3粽點」教你健康吃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端午節除了觀賞划龍舟與正午立蛋之外,吃粽子也是多數民眾必做的節慶活動之一,蒸煮後的桂竹葉及麻竹葉香氣四溢,搭配上炒豬肉、蝦米、蛋黃跟香菇等配料更是令人食指大動,然而粽子固然美味,熱量卻也不容小覷。


「南北肉粽」經常引發討論,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胡淑婷表示,隨著粽子內餡及製備方式不同,1顆重量175克的傳統肉粽,熱量約介於350至500大卡。北部粽的糯米先炒至半熟再包入粽葉,南部粽則是包入生糯米後用水煮方式煮熟,不同的烹調方式使南部粽約比北部粽少30%的脂肪。


至於改良後的雜糧粽較小巧,且以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雜糧(如:黑糯米、糙米、薏仁、雪蓮子、燕麥等)取代糯米,補強傳統粽子膳食纖維偏少的弱點。使用瘦肉代替五花肉、糯米不經拌炒且無加入豬油或紅蔥頭,相較於傳統北部粽及南部粽,約可減少20%至40%的熱量。


若無法自製或選購改良的雜糧粽,也需因應傳統粽高醣、高油及低纖維的特性,調整當天的食物及烹調油量,營養師胡淑婷也提供給民眾3大原則。


粽點1:粽子主要成分為糯米,糯米屬於全穀雜糧類,建議1天以1顆粽子為限,且當天要少吃半碗到1碗飯。


粽點2:無論是傳統的北部粽或南部粽,皆是包入炒過的內餡,為平衡1日的油脂攝取量,建議其它餐點烹調改為蒸、烤、滷或清燙。


粽點3:建議每天攝取1.5至2.5碗煮熟的蔬菜(或3至5碗生菜),約1.5碗至3碗的水果。


胡淑婷提醒,慢性病患者要注意,習慣沾醬的民眾,1包速食店番茄醬重量的甜辣醬及醬油膏含196與405毫克的鈉,約占健康成人每日鈉攝取量2400毫克的10%至20%,容易引發血壓升高,粽子內餡已經調味過,為避免攝取太多鈉含量,建議不沾醬或適量沾醬。


此外,糯米為高升糖指數,容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不易消化,因此糖尿病、腸胃不適者,建議小口淺嚐及注意份量,在端午節享受粽子之餘,也能吃得美味又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相關推薦

    葡萄王推出黃金雙效健康漢方飲品 三明治族體質體力加倍保護最佳利器 久坐缺乏運動、外食比例高、加班熬夜是現代上班族常有的不良習慣,針對上班族進行網路調查發現,久坐缺乏運動居10大惡習第一位,在身體狀況中最憂心睡眠不足、免疫力抵抗力差。健康專家葡萄王與中藥專家雲南白藥攜手打造...

閱讀詳情 »

一直以來,蔡依林除了舞台上表演之外的話題,好像都跟食物有關。 所有食物要過水去油,巨星跟男友去吃平價小火鍋,開始看營養名師調理飲食,學做甜點擠花翻糖蛋糕。她的飲食觀,跟歌舞才華一樣,攤在觀眾眼前,是大家都好奇追逐的焦點。 「美食,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小確幸」,「就像是在很冷的天,突然走進一間暖暖的房一...

閱讀詳情 »

英國年僅25歲的Amy-Louise James 全身長滿了濕疹,以至於她每天都不得不更換自己的床單。有時癢的忍無可忍,James 抓的身上許多角質層都脫落下來。James也多次由於自己「噁心」到他人,尷尬地不停對身邊的陌生人道歉。嘗試了種種治療方法都無疾而終之後,最後James 竟意外發現在Te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才出生兩週的凌小弟,一直出現拉肚子、血便和濕疹的症狀,家長本來以為是腸胃道過敏造成的。後來,凌小弟嘴巴痛到喝不下牛奶,換了奶粉也沒用,到診所治療也沒改善,轉到高雄榮總做進一步檢查,凌媽媽心裡一直在祈禱著,希望不要是什麼嚴重的病症才好。最後確診罹患了會導致血球細胞功能不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